第(3/3)页 学数学并且擅于数学的人,经过长期的解题训练和经验积累,见识过足够多的公式,会形成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数学直觉。 数学直觉可以帮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感知”一个公式的可能结构和形式。 这让他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公式的理解,对问题的解或者公式形态有一个初步的猜测。 这个过程可以包括对模式的识别,对称性的感知和函数的行为预测等。 当然,数学直觉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探索和猜测阶段非常有用,引导数学家们提出假设和猜想,但并不能替代证明。 真正的公式与结论,还是要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来验证。 沉浸在公式中的高德,已经依照直觉,下意识地在实际鲁棒值“q=e*n”的后方又补上了一个“c”。 q=e*n*c。 然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样看,就舒服多了。 高德目光再次移回笔记上最后的一句问话。 他想了想,最终在后面给出自己的答案。 “公式中缺少一个干扰常数c。” 常数,是指在数学中具有固定不变值的数。 它不会随着其它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固定的数,并且可以出现在任何公式中。 常数为公式提供稳定性和固定的参考点,使得公式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各种现象及过程。 但凡受过高中教育,都能发现,许多公式,不论是物理还是数学的,它们的组成,除了变量之外,还常常包含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值。 许多自然规律,也都是通过包含常数的公式来描述的。 这些常数项反映了自然规律中的基本属性或者物理特性。 比如光速c,万有引力常数g等等。 著名的质能公式e=mc,如果抛去常数c,那就只剩“e=m”。 也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的一个公式,但似乎又包含了核变反应中的所有变量. 就和符文公式最后的问题一样。 又想了想,高德在自己给出的答案中又加了“可能”两字。 “公式中可能缺少一个干扰常数c。” 这就严谨多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