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苍天也无绝人路-《黑土地传奇之过江龙》


    第(2/3)页

    二姨一家一直住到初六。是肖姥爷不让走,说是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趟,过年了就多住几天。初六一大早,肖姥爷就套好车,说是亲自去送二女儿一家。车上还带了一些草料,准备在女儿家住两宿再回来。肖姥姥埋怨肖姥爷是老贱种,送去就回来也不算晚,还住两宿。但也只是说说而已,一家人也都同意肖姥爷别着急,去那散散心,多走几家亲戚。反正眼下也没啥事,就在那多几天再回来。

    正月初十过晌,肖姥爷才回来,显得有些疲惫,可进门却很高兴,抱起铁蛋就亲了一口,还大声说:“早点整饭吧,我饿了,这一道累得我够呛。”

    “真能住。二姑娘也没给你吃饱饭,进门就喊饿。”肖姥姥一边下地帮舅母做饭,一边数落老伴,可心里见老伴回来还是很高兴的。

    吃完饭,肖姥爷又叫舅舅跟他一起去玩纸牌,仍然很高兴,乐呵呵的。一连三天,都是这样,肖姥姥说这老头疯了。海子也觉得肖姥爷有些不对劲,怎么就不那么忧愁了呢?八成是想出了什么好主意了,要不然肖姥爷不会这样。

    果然,正月十三晚上吃完饭,肖姥爷说今天不再出去玩牌了,招呼全家人聚在一起,说是商量点事。

    “我去找过陈大猎枪了。送二姑娘到家后,我就连夜去了,来回四百多里路,真把我累够呛。这一道上,冰天雪地,我还有些不知道路,亏了马爬犁轻快,我才这么快回来。陈大猎枪同意收留三姑娘和海子,并让他们搬进林子和他家一起住。我觉得这事只能这么办,说啥也不能让他们去当胡子,先躲两年再说。”原来肖姥爷早有打算,只是没跟家里人说,借着送姑娘的原由,自己进山了。

    “爹把这事跟我说了,我同意爹的主意。陈大猎枪在山里很有名,枪打的准,猎物捕获的多,还有人缘。山里山外都有房子,要是住进山里,一般人找不着,呆一辈子都没事。海子这边我替我姐做主了,三雪到那去也很合适,跟海子互相有个照应,躲一段时间再说吧。”舅舅表示了态度。

    “我俩跑了,胡子那边咋整?独龙山可不是好惹的,答应人家不去,咱家和咱屯子都得遭殃,我不能给家里添麻烦。”三姨坚持不同意进山躲起来。

    “怕啥。这事我都想了,胡子要找的是你,跟全屯子的人没啥关系,他们也就是吓唬吓唬,逼咱家同意。一看咱们死也不同意,顶多把咱家绑票,不会拖累大伙的。现在看,他们找不着你,最多把我和你妈都绑去。到时候我再让你大姐夫出去躲躲。我和你妈都这么大岁数了,早晚也是个死,我们不怕他们。只要能保住咱家和你们平安,死也值了。再说他们实在找不着你,留我们两个老头老太太啥用,早晚得放人,就是暂时遭点罪,怕啥。何况王占魁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性,咱们小户人家没钱没物,不能把咱咋的。最多把家产都给他,钱是人挣的,只要咱们保住命,就不怕没法活下去。实在不行,咱们全家都搬到山里去住,离这里远远的,惹不起咱们还躲得起。”肖姥爷给三姨解释,希望三姨能回心转意。

    “这不行!我惹出的事,不能连累家里。”三姨依然坚持。

    “就听你爹的吧。事都惹了,不遭点罪还能挽回。就这命,这辈子就该遭这个罪。要不然咱们全家现在就一起搬走,躲几年等消停了再回来。”肖姥姥说着还落下了眼泪。

    看着大伙都很悲伤,肖姥爷心里也很酸楚,长叹一声说:“哎,人哪,都是命,到啥时候说啥话吧,挺过去这个坎就好了。这事既然全家都同意,就这么定了。过几天准备准备,过了正月十五就把三姑娘和海子送她二姐家,从那走,进山!”

    三姨还想争辩,可她真怕全家一起带着她们进山,那可是真的拖累全家了。再说全家人都不让她再争辩了,一致同意肖姥爷做出的决定,三姨也只能忍着,可心里还是有她的小九九。

    这两天,肖家都是在压抑和忐忑中度过的。一家人话也少了,更不敢触及三姨和海子进山的事。不过肖姥爷也察觉到了三姨的心里似乎不情愿,正月十五这天,肖姥爷把三姨一个人叫出去,找一个背静的地方单独说服开导。大半个上午,二人才回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咋唠的,回来以后,二人还都显得很高兴,看来是想法达成了一致,全家人也跟着高兴起来。这一天是农家过年又一个欢乐的日子,这天过后,年也就算过去了。吃晚饭时,三姨给大人们都倒了点酒,恭敬地说:“爹、妈还有姐、姐夫,你们都多喝点。我的事我都想好了,我听爹的,和海子进山躲起来。我想胡子要找的是我,跟谁都没关系。只要他们还有希望找到我,就不会对家里咋样。我临走时让海子替我写一封信,托人给胡子捎去,就说我进山了,等秋天挣够了钱再去找他们,先稳住他们。到时候再想办法,不行就说我死到山里了,从此打断了他们的念想,我们家就平安了。”

    一家人都觉得三姨说的很有道理,虽然事儿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胡子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但毕竟三姨同意了肖姥爷的安排,又想出了办法,看到了希望,死马当活马治吧。一家人还是很高兴,几天来的郁闷被打破,节日的欢乐气氛又回到了肖家。

    晚饭过后,肖姥爷和舅舅准备了几个小油灯,说是去祖坟地送灯,这也是农家过年时必须的礼仪,家家都这样。好在每家的坟地都离屯子不远,送灯还是很方便的。肖姥姥把每盏小油灯都小心翼翼地加满油,细心地调整好灯芯摆好。肖姥爷和舅舅天还没黑就去了,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来。

    三姨领着孩子们扒了一盆子灶灰,洒上油,准备洒灯。大柱子还拿着几根蒲棒,也蘸上油,准备用手拿着点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