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你这人顾家,到哪都想着奔家。我也给你算了,你今年是祸不单行,福不双至。除了有灾难,也有合婚之喜,可谓福祸并行。你应该在那里合婚安家,否则还会回来,到时祸就难躲了。”师爷最终把姜寡妇交待的事挑明。 “合婚,这时候还能想这事。再说就凭我这名声,我这岁数,也难找到合适的。”刘栓柱说。 “对,命该如此。姜家姑娘等你这么多年了,一心只嫁你。我看你们命相相合,现在你们俩先定亲,等到那后有个落脚点,再回来接她,不但了却了你二人的心愿,两家老人也就省心了,要不还得天天惦记,谁放心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外,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大了也都是孩子。”师爷进一步撮合。 “我看这事行,既躲了祸,又安了家,以后可以找个正经营生干,好好地过日子。”姜寡妇首先表示同意。 “这样能行吗?他俩差十来岁呢。”刘三不太愿意。 “老哥,到啥时候说啥话。儿子都这么大了,找也不好找,没个媳妇栓着,多大了也难以收回他的心。有了家,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心也就收回来了,慢慢就会走正道,等有了孩子,就会一心扑在养家糊口上了,一辈一辈不都是这样吗?这可是个机会,天命难违呀,该认命时就得认命。”师爷还是不住地劝。 “那这事就这么办?是不是还得有个媒人啥的,找人请两家会会亲家,才能定下来。”刘三有些松口了。 “唉呀!老哥,哪有那么多说道。你看我这媒人还配吧?两家家长都在这,这就算定下来了。他们两人都好多少年了,一切程序都可以免了,等刘兄弟有一定了,回来一接就算结婚了,这时候不宜太张扬,以免惊动了别人。”师爷觉得火候已到,劝两家就此定下亲事。 两家老人觉得先生说的在理,也就不提啥异议。刘栓柱此时也表态说:“这事先这么放着,等我真到那边有个落脚的地方,我一定回来娶花。看看风声咋样,再定是否操办。现在我想的是能不能说动大哥他们,按先生的意思办,他们要是不去,我也没办法。” “放心吧老弟,你把我说的话跟他们说明白,都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江湖上的事他们懂。这是一条阳关道,他们会同意的。只是事不宜迟,得抓紧办,别出啥岔子,一切就难以挽回了。”师爷鼓励刘栓柱。 “可得快点,这事不能拖。”几位老人也催促刘栓柱。 “行,我吃完饭就走,正好天也快黑了,出行方便。我得感谢先生指点迷津,刘栓柱以后有机会必报,这是三块大洋,先生收着,容后再报。爹、娘,孩儿不孝,此番离家,不知何日能回,给二老磕头辞别了,它日有机会再尽孝道。姜婶,容我也叫你一声妈,告诉花千万等我!”刘栓柱从地上起身离开屋子,众人心里都酸溜溜的。 师爷和海子也就此告辞,刘家千恩万谢地送出大门,姜寡妇跟在后边。这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路过姜寡妇家门前时,姜寡妇生拉硬扯地把师爷和海子拉进屋,非让吃完饭再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