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英宗赵曙是个专情的一根筋,皇后叫他“十三团练”,对太后提出的让皇上多亲近美女的指示不屑一顾。 神宗赵顼是个改革派愤青,支持王安石变法支持到走火入魔,不惜和全家人决裂,谁劝怼谁。 惹火了就扔过去一句“你行你来啊!”,搞得自己兄弟和亲妈在一起男默女泪。打完交趾打西夏,整个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错的不是我,是整个世界。 哲宗赵煦一辈子都在反攻倒算,紧随自己老爹宋神宗的步伐,坚决和自己奶奶高太后以及元祐大臣做斗争,当初反对变法的有一个怼一个,差点把司马光拉出来鞭尸。 总结一下,北宋的皇帝大概可以这么概括: 铁拳无敌赵匡胤,最毒不过赵光义。死要面子宋真宗,一零二四宋仁宗。 锲而不舍宋英宗,改革先锋宋神宗。无改父道宋哲宗,文艺青年宋徽宗。 傻X青年宋钦宗,全都个性到杯具! - 所以,朱子龙从一开始穿越而来,就没打算当啥皇帝的。当个米虫王爷挺好的! 当然,这么想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宋朝的社会问题积重难清了。就拿文官来说吧,在中国,如果让握有生杀予夺权力的最高统治者按照这样的原则捍卫人们的言论自由,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暂时做到了,那就是宋朝。 赵宋王朝并非没有杀过士人的纪录,并非没有文字狱的恶政,但是,到目前为止,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杀士人较少的一朝、文字狱较少的一朝。 宋太祖在太庙寝殿的夹室内刻了一块誓约石碑,每当有新皇帝继位,朝拜完太庙之后,必须打开封闭的夹室默诵誓词,除了一个不识字的宦官,其他人只能远远恭候,也正因为如此,只有历任皇帝才知道誓约内容。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