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由于大量货币供应导致了需求上涨,加之供应链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价格水平开始上涨。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就需要采取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 而一旦米国开始加息之后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 1,借款成本上升,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如此,利率高了,还的利息也就多了,这对于负债的个人和企业来说,等同于是直接增加了他们的负债,从而增加了偿债风险。 2,高利率阶段,也会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银行存款利息高,钱存银行不是更合适?而投资方面,投资是为了赚取收益,这个阶段当然是存银行‘投资’了。 3,加息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减少,这个和降息阶段直接相反的。这会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进而影响其生产和运营,进一步就是直接影响经济了。 最后,米国激烈加息之后,也会使米国资产更具吸引力,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米国,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 言而总之,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美国降息的通胀压力是全球承担,但激烈加息之后,导致的债务负担加重、资产价格下跌、货币供应减少、债务违约风险增加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等问题,国外风险就大了 这也是‘每次’米国激烈加息后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等着其他国家优质资产因为‘金融危机’的缘故,大幅贬值之后,米国再来一波降息.资金涌入这些‘破产‘的市场,用自己廉价印制的钞票,直接‘抄底‘这些优质资产。 在这个加息降息的过程,赚取超额利润。 至于美元本身,因为融入到了这些优质资产当中,也会让他们变得‘值钱’起来。 而当下这一波,米国最想要‘抄底’的优质资产,无疑就是华夏了。 国家层面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为了让一些‘盲目’的企业负责人不要在这个阶段疯狂扩张产能,甚至搞出了‘限电限产能’的举动。 “你的商业嗅觉一直是极其敏锐的,未来如何我不清楚,但根据‘历史’,你说的事儿,可能性不小。去年的异常繁荣市场,有点像全球市场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这些有大钱的资本方,其实都有不少‘市场分析调研’人员,可以说都是市场塔尖的人才,正儿八经的大资方,都有一些真正经历过‘周期’的人才。 柳眉只是没想到吴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注意到了就好,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渡过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科技公司”的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更低的市场竞争,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金融危机面前更容易存活下去。 不过说是如此,但吴舟在这个阶段,突然地把那些‘资方赶走’,付出巨额现金,这就很不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