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且由你-《帝夫》
第(1/3)页
此次造势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经由徐亦婵携百官亲临,气氛达到顶峰。
整个长安城的目光全都聚焦在这里。
水泥路之名,不胫而走,飞速扩散,不出半日,便弄得全城皆知。
有人慕名而来,也有人怀揣好奇,特地赶往西门观摩。
毕竟,能引来天子的,绝非寻常之物。
这就是名人效应。
恐怕这天底下,也只有徐亦婵能够引来这么多人了。
水泥路造成的轰动,影响极大,一时难以退去。
天子徐亦婵还专门为此题字,翌日,西城门处便竖了一块石碑。
上书,天下第一道!
几个大字金光灿灿,在阳光在下熠熠生辉。
使得西门人潮涌动,围观者越来越多,几乎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水泥路竣工,甫一向民众开放,无数百姓兴高采烈的踩上水泥路,感受其不同之处。
有人惊叹,有人称赞,亦有人嗤之以鼻,漠不关心。
但,终究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百姓喜闻乐见。
甚至,有才子为此赋诗作词,将今日之盛况,融于诗句当中,辅以华丽词藻,成就上乘的佳作,流传大江南北。
轰动在继续。
随着日子的飞逝,不断有官道重修完成。
经过一段时日的使用,不论是往来的客商,还是普通的行人,俱都见识到了水泥路的优点。
路面平坦,纵使下雨,也无积水,更无泥泞的现象。
而且,就算遭遇重物碾压,也没有半点损坏的迹象!
这种种表现,使得水泥路声名大作,屡屡成为长安城的头条。
有人开始打听,这水泥究竟是何物,竟能凝结沙石,坚硬程度堪比磐石!
很快,就有消息传出。
水泥俱是从泾阳流出的,泾阳已建造了两处厂子,每日都有大批水泥产出。
一听是泾阳。
许多打歪主意的人,顿时偃旗息鼓,敛去了心头的杂念。
如今的泾阳,可是当今帝夫叶千歌的封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