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今夕是何年-《战斗在甲午年》


    第(2/3)页

    因为在平壤战役之后,日军大层次的进攻方向虽然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局部战役肯定会有着很大的改变;自己这个假诸葛,估计就不能再这么‘神机妙算’了。

    这就需要众人一起分析,集思广益,找到日军的软肋,给予重拳。

    “不过这次依然是我说了算,执行命令吧;解散!”

    何长缨不由分说的强权命令。

    “杀敌!”

    众将齐吼。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夜色以晚,养心殿内却灯火通明。

    大清皇帝光绪脸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之上,一张来自总督衙门的电报奏折被揉成一团,丢在地上。

    帝师翁同龢,总理衙门大臣李鸿藻,皇帝的大舅子志锐,待读学士文廷,总理衙门大臣户部侍郎张荫桓,几人站在殿下,都默然无声。

    “被日军突袭,七千人的大军惶惶而退,战死失踪400余人,里面正红旗正蓝旗就占了八成,别的营头连个哨长都没有损伤,吉林练军营官哨长几乎死完,而且丰升阿居然也死了;他们当我是傻子么?真是吃了豹子胆,无法无天!”

    “啪!”

    光绪把身边的盘龙羊脂玉镇纸狠狠的摔在地上,顿时碎雪四溅。

    殿内众人都是心里一跳,不过想着历来北洋军将的跋扈,这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不然为什么就这么的巧?

    朝鲜六路大军,四路隶属北洋。

    左宝贵是回族人,从军江南大营,一直跟着僧格林沁,和淮军素无瓜葛。

    而丰升阿更是旗人大将,手下有五百朝廷苦心训练的旗兵精锐,以备将来大用。

    结果一个溃退,这五百旗兵折损大半不说,连丰升阿也给弄死了?

    “陛下,制怒啊!”

    翁同龢连忙跪下劝说。

    “陛下,制怒啊!”

    其余众大臣都纷纷跪下。

    “我怎能不怒?”

    光绪气的满脸通红:“以为全歼了一个骑兵中队,就能抵消他们的罪孽!况且包括洞仙岭大捷,那是何长缨和左宝贵的奉军联合打出来的,关叶志超,卫汝贵什么事?”

    光绪愤怒的继续吼道:“叶志超在牙山临阵脱逃,在中和一败百里;卫汝贵的盛军简直是一群强盗,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弹劾的折子都有一大箩筐,当朕是瞎子聋子么?”

    “陛下,现在倭夷兵围平壤,此时一切以大局为重啊!”

    翁同龢连连叩首劝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