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看照片猜日期-《所长别开枪》


    第(2/3)页

    一是,密室会不会和通道一样发生塌方。二是,警方会不会发现铲斗下的洞,如果发现,他们一进来,自己真是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事也是事。

    裤裆?他低下头,一看……依然是开裆裤,真是神同步!!破就破吧,反正还有一条内裤兜底。

    他收敛心神,继续思考现该挑哪个文件。

    日常生活琐事的记忆,就没必要了。要选,就选他操作双反相机的记忆……有了!

    此时,马笠不禁感慨,自己还真是歪打正着。自己利用摄影爱好者身份和陈安志拉关系,一不小心套出不少有用的情报。

    “他说过牡丹比赛后,他就脱离了摄影协会。因为他看不上老法师的拍照水平。协会里都是他的领导,可他还要这样做,那就证明他已经放弃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同时真正爱上了摄影。”

    获奖后的一个星期,他明明还是很热爱工作,对摄影也看得很淡。周末还要参加协会举办的摄影,来讨好领导。可这时双反相机蹦了出来,这就和他脱离协会的时间基本吻合。

    现在可以确定,双反相机就是他变化的诱因。让他从努力向上爬的有志青年,变成敢骂当着领导面,批评领导拍照水平差的摄影爱好者。

    那么,以牡丹照片获奖的记忆为起点,之后的记忆应该都是他疯狂迷恋摄影的事。但不同的拍摄对象需要的相机不同。双反相机最适合拍摄的是——人文。

    因为双反相机是腰平取景,取景器在相机顶部,拍摄者只需要把相机放在身前,低头观察取景器,不需要把相机举起来。这样就能在不打扰被拍摄者情况下抓拍,因此双反相机是扫街,拍摄人文片子的利器。

    陈安志展示的照片中有好几张的人文照片,八成是双反相机拍出来的,但这几张照片上面都没有标注拍摄时间。

    他来到陈安志一年前的记忆文件行前。这一年陈安志变化最大。卖房,买器材、去各地取景。同年,妻子也和他离婚。

    那张差点被《国家地理》收入的中东人文风情照片,他最满意的照片,他提到过,就是在这一年拍摄。

    只是这一年的记忆文件有不少,该选哪个呢?

    马笠在脑海中重新勾勒那种中东人文照片。

    照片中的人多数穿着长袍,还有些穿着外套和T恤。这就说明气温不高不低,春秋可能性比较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