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奥运冠军,天注定?-《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


    第(3/3)页

    戴总,还真的做到了啊。

    就像一路上不管是从他自己,还是叶北华,还是周贤言说的那同一个故事——

    终场前两分钟中国队仍以2比3的那次,戴麟经也对叶北华说了一句“华仔,该你出手了!”然后就用那次倒地传中扳平了比分。

    与陆逐虎不同,戴麟经不觉得“奇迹”出现得太多了就不会出现了,“人品”用掉许多就要歇一段时间来“攒攒”,他就是那么单纯地觉得:上次我做到了,所以这次我仍然做得到。

    不管出于比赛结果,还是今日比赛自己展现出来的心态,陆逐虎都给自己打一个不及格的分。

    ……

    主裁判此时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给补时的时间,所以比赛到此戛然而止,比分最后定格在4:4上,无论两队比赛中各自打出了怎样的精彩表现,又或是获得了多长一段时间的优势时段,到末了,还是强行五五开了。

    平局自然无法区分出冠亚军了,可是问题在于此时的国际足联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的办法。

    他们可以要求球员们再踢30分钟的加时赛,但是双方的球员都拒绝加时。意大利队认为裁判组给中国队的补时时间太长了,没理由给他们一次次将球踢进禁区,还必须要在扳平比分后才结束比赛。意大利毫无疑问已经胜利了,裁判组是不公平的。加时赛也是不合理的。

    中国队更不愿意参加加时赛——此前参加过的那场对阵秘鲁的加时,最终的结果已经足够叫人懊恼了,何况本身球员们90分钟的体力都没有,加时中李惠堂,甚至戴麟经都无法出场了。

    双方都说不公平,都拒绝加时,出奇的一致。

    传统,也是最合理的做法自然就是改天重赛。

    但是这是奥运会,比赛天数是规划好的,而且就要举行闭幕式了。

    而另一种节约时间的方法,也是此前踢到过的,是抽签决定胜负。

    这是奥运会比较倾向使用的“公平”的方式。

    在8年前,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男子足球决赛,那时候还没有世界杯,这是唯一真正的国际性比赛。那场是由东道主荷兰队主场对阵智利,智利队凭借第89分钟的进球顽强地将比分扳平,最终比分也定格在2比2。疲惫不堪的两队球员和教练也不愿意重赛,于是大家都倾向抽签决胜——掷硬币。

    凡是这种情况,双方往往都无视50%的概率,都会出现赌徒心理,认为幸运女神搞不好就偏爱自己呢——

    但是从荷兰队“无冕之王”的名号中我们可以知道,就算是抽签,荷兰人也不会赢的,于是那届奥运会智利队在抽签之后赢下了金牌。

    显然现在裁判组就在中国队和意大利队之间抽出一名幸运儿了。

    但是这种做法受到了中国队球员陆逐虎的竭力反对——他是从来不寄希望于任何有关概率的事情的,他一定要将比赛掌握在自己脚下才稳妥,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累不累的,要不是队友们坚持不了,加时或者重赛他都没有意见,到那时候他只会表现得更好。

    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行,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后世通行的规则“点球大战”呢?不需要几分钟就能决出胜负,在他看来,就是残酷的点球也比抽签好得多。也许还有罚丢致胜点球想扳回一城的想法。

    无论他怎么解释这种方法“足够公平”,而且他在热刺与阿森纳的比赛中也践行过,但是并不能说服裁判组和意大利。

    在意大利看来,中国队不管提出怎样的建议,肯定都是他们比赛之前演练过的,而意大利从来没有经历过。更现实的是,他们觉得周贤言本场的发挥要比他们的门将更甚一筹,让佛罗西面对周贤言罚点球,保不齐心理又出什么状况呢。

    陆逐虎苦口婆心的劝诫只会让他们觉得中国人心怀不轨,宁愿选择抽签。陆逐虎想取来自己的唇膏也没有机会。

    “抽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了。抽输了也不亏。”队友们说道。

    陆逐虎叹口气:若是真的公平抽签,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在他看来,只要抽签,冠军无非是送给意大利罢了。

    ★★★★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