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复刻教授昔日四人组!(两更第二更)-《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


    第(2/3)页

    ……

    从个人审美上说,0708赛季的阿森纳符合宁骁龙挑剔的胃口也不奇怪,快速流畅,奔跑不息,队友间心领神会的妙传随处可见。

    要是拿现在经过他换人调整过后的中场相类比,还真的有那年阿森纳的几分风采。当初教授囤积了3名10号球员,当时不少球迷及球评都质疑温格的举动,但教授以3名能控、能传、能带、能组织且阅读比赛能力强及善于配合跑位的10号球员,的确起到了以小博大、以弱压强的出色效果。

    现在中国队的场上,说张显源是迷你款的赫莱布应该问题不大,是一个可靠的前场持球点,自己进攻也足够锐利,冯景祥有点罗西基的意思,是一个灵动的中前场衔接者。陈镇和就像是弗拉米尼,他在全场提供了恐怖的覆盖率,对比法国队的坎特的话,虽然他缺乏强大的一对一防守能力,但是在由守转攻的第一脚出球上,成功率是相当的高,充沛的体力和高昂的斗志,在对方反击的时候起到牛皮糖的作用,为队友有争取到大量的回防时间,而且现在法国队也没有坎特甚至马退敌了,陈镇和留在场上反而是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

    当然咯,当年的法布雷加斯是顶级的天才,但陆逐虎也不差啊,加上和李惠堂的默契配合,两个人加起来,做的事情总不会还不如法布雷加斯一个人做的好吧?

    映射到现在球场上,中国队全队都在利用比赛的这最后十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凶猛的反扑!

    一次在边路的配合!直接撕开了法国队的防线!

    张显源拿球,陆逐虎前插,同时在中路的孙锦顺向禁区内的后点跑动,他身后的李惠堂则去到大禁区线的位置——随后陆逐虎带球下底,回敲给大禁区的李惠堂!

    当年的阿森纳在打这个套路的时候,边路球员通常会将球带到比较靠近底线的位置,和前插的前锋一起将对方的防线尽量压到最低,而中国队现在简直是做到了神似,法国队的防线被陆逐虎和孙锦顺两人压的非常靠近自己的门将,同时失去了防守的层次感,给了孙锦顺身后的李惠堂极其舒服的空间!

    倒三角!

    李惠堂拔脚起射!

    皮球直轰右上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