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知道一看,郭洁就愣住了。 “哎,妹子,哥回来啦!”周长星高举着自己的标枪。 捅了捅愣愣的郭洁,郭洁才回过神来,有点幽怨道:“你也没说,咱妹子已经长这么大啦……” …… “来来,郭哥给你拍一张,别害羞!看镜头!哎!很好!再来一张!” “没事!郭哥胶卷多得是!都是自家人,别客气!” …… 陆逐虎看着郭洁和周长星真的要结成亲戚的样子,目瞪口呆…… 1937年8月,淞沪激战正酣。 隆隆的枪炮声中,十六铺码头仍然热热非凡,穿梭人群不断。有立即离开“是非之地”避祸的,也有此时登岸迎接国破关头巨浪的。从来往的人群中,学生群体占相当大一部分。当留日学生们打开收音机,听到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再也忍受不了屈辱与愤恨,踏破阻挠,毅然回国——本来身处举国若狂的日本,留日学生们就已经痛苦万分了。 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共有中国留学生约6000人,至1937年9月上旬,归国者近4000人!踏上祖国的大地,面对残破的山河,大多数留日学生未等与家人团聚,便率先赶赴抗日救亡前线! 可与此同时,刚刚获得公费留学机会的学生们无疑是痛苦的——虽然知道中日必有一仗,虽然知道时间紧迫——他们也正是因此要抓紧时间留洋,尽快回国备战的。 谁知道战争来得这么快呢! 国家已经这样,却要在这时离开她避身世外吗? 来往人群中,小董小花两个并肩而立,早定好的船票,只是这次二人不能像一年前那样和陆逐虎结伴而行,一个要去英国曼彻斯特,一个是美利坚的宾夕法尼亚。 “陆师说过,国家的确需要打仗的人,可等来日战争胜利了,也需要我们来重新建设!” “尽自己的职责!” “死得其所!” “国内见,老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