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动机有了,永安帝便命人盯着皇后,但最终什么把柄都没盯到,反倒是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对皇后没有感情,皇后对他也没有感情,待他还不如待后宫好颜色的年轻妃子来得真诚。 永安帝无能狂怒了一顿,之后对皇后的态度变得更好了起来,可惜皇后还是老样子。 尊敬中透着平淡,一副千古贤后的模样,整日劝诫他国事为重,以及,雨露均沾,不可独宠一人。 永安帝气得够呛,扭头开始宠起了孩子。 皇后当年被选为太子妃,一是靠着颜值,因为她年轻时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美称,二是因为她家世清贵,她的父亲,乃是当代大儒。 国丈的名声,广传天下,最出名的莫过于被容国派人暗中掳走,只为了让其前往容国为官的往事。 国丈被掳走后仍旧宁死不肯在容国为官,容国皇帝惜才,杀不舍得杀,干脆告知当时还在位的先皇。 意思是人在容国,要想让你国大才安然无恙地归国,就乖乖奉上一座城池外加金银无数,不然就等着收尸吧。 容国皇帝当时觉得,如他一般惜才的皇帝,天下间少有。 所以,安国皇帝肯定舍不得出一座城池还有那么多金银换人回去的。 到时候安国不肯,他却主动放人,大才归去后,心胸再是宽阔,也难免对安国皇帝有点儿意见。 相对的,对自己,肯定是好感满满。 而且千金买马骨,他如此惜才,传出去了,不得把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好感都给刷爆? 对比之下,安国老匹夫,就只能喝他的洗脚水,被他的阳谋搞得名声扫地了。 谁知道,安国皇帝还真就舍了一座城池,甚至动用自己私库,愣是把他的要求给满足了,然后亲自前往边境去接大才归国。 好在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天下读书人的好感,他容国皇帝也是成功刷到了的。 而被两国皇帝争抢的大才,也就是皇后的父亲秋如海,秋大才,他本人也挺茫然的,怎么突然就被两边互相争夺起来了? 容国皇帝对他礼贤下士,他感动,却还是不肯为容国卖命,因为自己是安国人。 安国皇帝不惜代价将他救回,同样礼贤下士,秋如海恨不得立刻为安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恩。 秋如海确实有才能,而且实干能力也很强,奈何他身体很差。 没干上几年就开始疯狂吐血。 先皇生怕他嘎了,连忙发圣旨把人召回安都,原本是想给其一个清闲的尊贵爵位,让其颐养天年的。 秋如海不肯,反而在京郊开设了一家书院,广收天下读书人,渐渐的,接受过他教导之恩的学生遍布天下。 甚至就连草原蛮人都有人隐藏了身份赶来求学,真正的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外公是这种身份,亲娘是皇后,亲爹虽然算得上早死,可却提前为自己铺好了路。 云国已经被打残,云国太子都在安国当质子,只等死孩子长大就能轻而易举拿下云国,建立不世之功。 而强势的容国,他们忙着和草原蛮子干仗,自顾无暇,压根没工夫插手安国和云国之间的破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