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精魂-《古代刀客养家日常[古穿今]》


    第(1/3)页

    暴雨天气,信号比晴天更糟。

    廿七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地方,眼看着信息终于发出去了,立刻转身折返——阮卿需要人照顾。

    而且深山里也怕有动物伤她。

    他速度拉满,  赶回了那个深山古院,直奔后罩房。

    阮卿的包还在,阮卿的人不在了。

    廿七心中一凛,立刻窜到院子里大声呼喊她:“阮卿?阮卿?”

    没人回应。但一低头就看见了廊道上的脚印,原来她往前面去了。

    廿七身形一晃,  直接飞上了前面院子的屋顶:“阮卿!”

    他用真气发声,声音即便在雨中也能传得很远。隐隐地,听见更前面有阮卿的声音:“我在这——”

    她在最前面的大殿里。

    廿七放心了,从屋顶直接飞到前面一进院子的屋檐上,  旋身飘落地上。

    这一进是庙观式建筑。

    牌匾已经掉落在地上摔裂了。雨水冲刷掉了上面的泥土,清晰地看到了“三清殿”三个大字。

    阮卿在里面喊了一声:“廿七……”

    带着哭音。

    廿七迈过牌匾,  快步走进去。

    殿中昏暗,  三清祖师像穿的衣服早就破破烂烂。塑像也已经裂开了,有一尊甚至完全裂开,半身掉落地上摔碎了。

    香案上乱七八糟,  烛台早就横倒。

    倒是正中该搁置香炉的地方,  却放着一只箱子,保存还算完好。

    现在那箱子打开着,阮卿就站在箱子前,用廿七的手机照明,手里捏着一沓发黄的纸,  哭得稀里哗啦。

    廿七认识阮卿半个月了,  只见过她嬉笑怒骂,第一次看到她哭成这样。

    他吃惊:“怎么了?”

    阮卿抹抹脸,  想调整一下情绪,又泪崩。

    好容易稍稍控制住了情绪,吸吸鼻子,终于开口说道:“廿七,这里就是道观。”

    廿七发现这里的时候,并非从建筑的正前方。他是从侧面过来的,直接跳进了后罩房。

    但刚才看到“三清殿”的匾,他就知道这里是个道观了。

    但阮卿特意说这里是“道观”,说的是,这里……就是她计划中让廿七借用身份的那个传说中的道观。

    就是七叔爷数次进山都没有找到的那个道观。

    廿七走到阮卿身前:“我知道。怎么哭了?”

    显然阮卿哭跟她手里拿着的那些发黄的纸有关系,他便伸手想接过来看看。

    阮卿却慌张把纸张往后撤:“把手擦干!别带水!别弄坏了这个!”

    廿七解开雨衣扣子,在身上抹了抹,把手抹干了,阮卿才把那些纸递给他。

    “传说都是真的。”她说,“他们真的下山打鬼子去了,真的没回来。”

    说着,眼泪一下子又崩了。

    廿七看看她,十分不能理解她的情绪。

    只好先低头凑着手机的光,赶紧看。原来是封信,或者该说是,遗书。

    繁体字,竖排,字写得挺丑的。

    不是一次写成的。后面断断续续在不同的时期补充了好几回。

    写下这遗书的人名字叫作皂角,他就是传说中的小道童。

    皂角是师父在一棵皂角树下捡到的弃婴,因为是男孩,所以猜测可能是谁家大闺女生出的私孩子,丢进了山里,自生自灭。

    因为是在皂角树下捡到的,所以师父给他起个小名叫皂角。

    师父说,等他再大些,考试通过了,有了冠巾的时候,再给他赐道号。还答应要带他下山云游,见识世界。

    因为皂角就是在山里长大的,他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山里的村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