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言,捧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抖,岳群的衣衫上已多了点点水渍,不过他却一点都没察觉,此刻双眼紧盯着唐成的他已将全副心思都用在了猜度这番话地用意上。 从神色全无什么变化的唐成身上,岳群实在看不出什么来,良久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徒劳的猜度。 “唐兄莫非还怕钱咬手不成”,笑着说完这句话,岳群猛喝了一口茶水后,脸色一变为端肃道:“不过少兄既然问我的意思,某自然是希望大雅至正园便是眼下这般最好”。 言至此处,岳群一顿之后又特意补充了一句道:“这不仅是我的希望,也是柳林坊诸同业共同之所盼”。 “岳兄说得好,又有谁会怕钱多咬手呢?”,唐成微微一笑,“不过,若真要拂了众意,挣起钱来虽说不咬手,却难免会烫手,哎!这还真是两难 听完唐成所说,心紧紧绷在一起的岳群长吐出一口气来,“有失必有得,少兄既能体谅我等之难处,那少兄有什么希望的话,我等也必当尽力为之”。 “好,岳兄此言深得我心”,闻言,唐成哈哈一笑,“不打不相识,此言诚然不虚!”。 相视一笑之间,室内的气氛悄然消去了刚才的生硬,就连两人的坐姿也轻松了不少。 “听说岳兄乃是道城同业之龙头?”。 “什么龙头不龙头地,不过是同业们抬爱罢了”。 “岳兄太谦了”,唐成端过身前地茶盏边小口呷着。边随意问道:“不知柳林坊诸楼里平日所歌之诗都是从何而来?”。 “这个?”,岳群却没想到唐成会问起这无关紧要之事,笑了笑道:“楼里地歌诗不外乎三个来源,一是前朝或本朝传诵天下地名作,这是不要钱的,又都是好诗,不过却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单靠这些个老调儿也是不成,是人就没有不喜新厌旧的,由此就得时时有新诗补充”。 “这新诗嘛有两个来源。一则是找本地名家,不过他们的诗虽是好,但润笔也贵,所以多是用在红阿姑或是花会上。除此之外,其他那些姑娘们也得新诗时,要么就从那些落魄文人手中来买,要么楼里干脆就养上几个这样的篾片文人,平时就不说,逢着寒食、中秋这样的节令需要应景儿的新诗时也方便。从长远来看。这两样比起来,倒是养篾片文人更划算些”。 这情况倒跟唐成打听来地一样。静静听岳群说完后。点点头的唐成含笑拱手道:“我有一事相求于岳兄,还望岳兄莫要推辞才好”。“来了”,闻言,精神一振的岳群坐正了身子。“少兄请讲”。 “两月之后,柳林坊最大的十家青楼所需新诗全由我大雅至正园提供,三到四个月之后,覆盖至整个坊区所有青楼。也既是说,除了我大雅至正园提供的之外,其他人的诗一律不得在柳林坊传唱”,悄然坐正身子的唐成双眼紧盯着岳群,“我可以保证的是。。)本园所提供的新诗质量绝不会比诸同业现在所用地差”。 对于月明楼,对于岳群来说,用谁的诗根本就没有任何差别,他唯一关心地就是一件事,“润笔怎么算?”。 “提供给前十家的新诗质量自然要比其它的好,费用嘛,在列位现在的花销上最多涨个十一之数,至于其他那些青楼,以前花多少,今后还是花多少”。 在青楼里。花费在诗上地钱本就不算多。而今只涨十分之一就能换得大雅至正园不涉足皮肉生意的,而大雅至正园若是放开素陪。那月明诸楼受冲击之下又得损失多少?这账一两面算过来,对月岳群来说,简直就是大赚特赚。 “少兄可还有其它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从今晚起,柳林坊所有青楼一律停唱何仲达与王群玉之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