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单曲发布(求推荐)-《名扬欧美》
第(2/3)页
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唱的便是美国故事,极易引起美国人的共鸣。
“这五百里路,是人生艰辛路。古今中外,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们,有的富足,也有的穷困;但无论是富足还是穷苦,心中的乡愁却永远难以磨灭。离家五百里,伴人生酸楚;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这是美国知名乐评人迈克尔·麦卡锡对《Five Hundred Miles》的乐评,引起了无数美国中下层阶级人的共鸣。
“《Five Hundred Miles》这首民谣旋律优美,自然清新,又富有哲理。歌词讲述一个离开家乡,或许是为了梦想奋斗,却穷困潦倒的故事。
歌词中的“你”或许是爱人,或许是亲人,总之是主人公恋恋不舍的人,那家乡的人;歌词中又有想上帝的倾诉:
上帝啊,我离家怎么远了!上帝啊,我一文不名,怎么能这个样子回到我所思念的家乡呢?”——《纽约时报》
“《Five Hundred Miles》称的得上是民谣中百听不厌的佳作,而英国流行小天王塞文·斯宾塞再次为这首歌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重复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向亲人诉说着不舍与留恋之情。结尾复唱,表明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可还是要踏上远行的列车,为了梦想打拼。”——《HSD邮报》
“.......”
美国的各大报纸对这首歌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详细地赏析了《Five Hundred Miles》,为每一句歌词赋予了新的含义。
......
“没想到美国的媒体对我这么友好。”
希尔顿酒店中,塞文看着报纸上对他以及《Five Hundred Miles》这首歌的评价,不由有些感慨,因为在英国,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是在诋毁他,可不会像美国这般,对他全是赞赏之词。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他是英国人嘛,自家人之间通常不会怎么客气,因此该骂也就骂了,丝毫不顾及塞文的面子。
“嘟~嘟~”
塞文感慨完没多久,他的手机铃声便响起了,不由放下手中的报纸,接起电话道:
“Hello,史蒂夫先生,有什么事吗?”
“塞文少爷,《纽约时报》想对你做一个专访。”史蒂夫·纳德对塞文道。
塞文并没有经纪人,所以一般报社或者说电视台打电话都是打到EMI公司,因为塞文的歌基本上都是通过EMI公司发布的。
“专访?”
塞文有些意外,他自《达芬奇密码》出名后,还没有接到过专访的消息。
“嗯,您看,需不需要拒绝?”史蒂夫·纳德有些摸不准塞文的想法,毕竟看塞文这样子,也不像是混娱乐圈的人,因为塞文基本上很少接受采访或者上电视。
塞文斟酌了下,然后隔着电话对史蒂夫·纳德道:“可以。”
“那好,我这就通知他们。”
“嗯,告诉他们尽快吧,我估计我在美国待不了几天了。”
塞文在美国这边的事情也快到了尾声阶段,经过这段时间每天与雪梨相处,雪梨几乎快要答应塞文前去英国,加入Facebook。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