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确定围剿政策-《水浒豪杰传》
第(2/3)页
这该死的贼寇,竟然敢要挟朕!
赵佶虽然很生气,但也知道轻重,他将心中的怒火按捺下来说:“那爱卿觉当如何是好?”
宋江回答说:“圣上当派大将统兵剿灭江南的方腊,这样才好稳定局势。至于梁山那帮贼寇?不瞒圣上,小的是郓城人士。久在乡间行走,也认识梁山上几个贼寇。今圣上为贼寇作乱的事烦心,臣愿意凭三寸不满之舌去济州劝降梁山贼寇。就算事不成,小的也可借机拖延他们!”
关于宋江的出生,梁师成掌管的情报机构早就打探清楚了。
不然赵佶怎么可能会让宋江近身陪伴。
赵佶听到宋江这个时候依然敢去劝说贼寇,感叹地说:“爱卿果然是忠君之士,甘愿冒生命之危去狼穴替朕分忧解难!好,爱卿即日就启程去济州,告诉那帮贼寇。只要他们真心归顺,朕赦免他们之前的罪过。同时授史进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林冲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朱武授武胜军承宣使,吴用授盖天军承宣使,鲁智深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至于其他贼寇,叫他报上名单来,朕会酌情加授的。爱卿见到史进时,告诉他。朕看他是忠君之士才会这样宽厚他。要是再不知好歹,得寸进尺,就休怪朕不客气,定会派天兵剿灭他们!”
宋江忙拱手喊道:“是,微臣定会转达!圣上,除了劝降史进,小的认为要想铲除方腊,当双管齐下。”
赵佶现在不再轻易宋江,忙问道:“怎样双管齐下?”
宋江回答说:“一方面,既然方腊打着是朱缅、应奉局剥削甚重,激起民怨。圣上大可下旨撤销应奉局,将朱缅押解上京,平息民怨!现在江南局势不稳,圣上大可先撤销,等到江南平定后。圣上再找个理由让朱大人官复原职,或者再找另外一个人另立名目即可!另一方面小的认为,圣上应该派童枢相领兵南下,高太尉虽然担任殿帅多年,但他久居京师,对军中之事难免疏远。童枢相常年在西北与西夏军交战,胜多败少,可谓良帅。只要派他南下,定可以迅速平定江南叛乱!”
一开始听到要撤销应奉局,抓拿朱缅,赵佶很是不高兴。
这应奉局的设立和朱缅的任用都是自己下旨的,现在要自己下旨撤销,不是自打嘴脸,承认自己的过错吗!
这让一向好面子的赵佶怎么能忍受的了
但听到宋江说暂时撤销,日后再再复职,赵佶眼前一亮。
这计谋好啊!
既能平定江南贼难,又不会影响自己建造艮岳。那艮岳都建的七七八八,要让自己停工,那是万万不行的。而且也不算再打自己的脸。想撤职就撤职,想复职就复职,这说明这天下还是朕说的算。
至于宋江推荐童贯担任平定江南统帅一职,赵佶也能明白。
他宋江是童贯推荐的,现在能记得童贯的恩情,说明他还是顾念旧情,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想明白这点,赵佶高兴的喊道:“若不是有爱卿提醒,朕既自误。爱卿有大才,担任区区一禁军营指挥使太委屈了。平定江南后,爱卿升任殿前司虞候!”
殿前司虞候虽然只是区区从五品,但那可是殿前司统领官。可比宋江现在担任的营指挥使,官阶高太多了。
可以说宋江担任这职位后,才算是真正踏入了官场之中。
宋江听到急忙躬身喊道:“谢圣上恩典,微臣既鞠躬尽瘁报答圣上恩情!”
赵佶已经基本上同意了宋江的计策,唯独思虑的是统帅一职。
不说现在高俅正率领宋军在***南方腊,这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
再说童贯刚战败,让赵佶很是失望。这江南是大宋的税赋重地,这可绝对不能儿戏。
还是让高俅继续领兵***南的好。
正当赵佶考虑继续让高俅领兵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踏踏踏……”
只见梁中书带着两个班直,扶着一名满面风尘的士兵来到御花园。
梁中书一跑进,就大声禀报道:“启禀圣上,江南金字牌紧急战报!”
金字牌规定为急脚递使用,这是从宋神宗时候开始的。
宋神宗时与西夏激战,西夏发兵80万围攻兰州。为了使军情神速传递,宋政府下令用金字牌直通皇帝,不按平时的手续走普通的递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