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素描大法好-《我在北宋当王爷》


    第(2/3)页

    赵楷拿起纸张,一眼就认出了是硬黄纸,硬黄纸是从唐代流行下来的纸张。

    一种名贵的艺术加工纸,用以写经和摹写古帖。以树皮为原料,在成纸上浸染黄蘖汁液,使之呈现天然黄色,再在纸上均匀涂蜡,经砑光后,纸张表面光莹润泽,韧度好,透明性强,所以称之为硬黄纸。

    赵楷又让小豆芽找来一块和硬黄纸大小差不多的光华木板,把四个铁片弯曲,用来把硬黄纸固定在木板上。

    小豆芽还是第一次见人如此作画,而且还是用木炭,很是好奇“郓王,木炭真的能作画吗?”

    “当然可以,相信我,去坐好,摆一个性感,不是,是好看的姿势,看本王爷大显身手。”

    赵楷将膝盖弯曲,把腿支起,将木板靠在腿上,拿起木炭,准备大显身手,至于馒头,则是用来代替橡皮的。

    小豆芽半信半疑,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坐在床尾,摆出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这个姿势行吗?”

    “行。”赵楷收起平日里的嬉皮笑脸,样子很是认真,开始构图,然后开始抓轮廓。

    小豆芽看着赵楷手中的木炭在纸上不断的飞舞,就像是小孩子在纸上胡乱涂画一般,对赵楷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本来见赵楷那么认真的样子,小豆芽又对赵楷有了些许的信心,不过也只有一点点而已。

    小豆芽决定了,就冲赵楷这么认真的样子,一会无论赵楷画的好坏,小豆芽都准备夸赵楷一番,不再打击赵楷。

    赵楷的自幼学习素描,虽然木炭和馒头不如炭笔和橡皮用的顺手,但是也很快就进入了最后一步,调整。

    要画好人像,特别要画得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将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机械式的描摹,好像人物形象是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总是那么呆板、没有生气。人物要画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备,注重人物内在性格和情绪的刻划。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绪变化的表现,在神情最为自然、生动的时刻来画,就能使画面有生气,赵楷一直觉得形神兼备才是人像写生的最高要求。

    整个过程就用了小半个时辰,大部分的时间,赵楷都花在了最后的调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