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曹操兴学-《三国之袁家庶子》


    第(2/3)页

    “众生芸芸,装睡者诸多,却也有误入歧途者。”荀彧说道:“天性本劣,纵使天神临凡也是救不得他们!某欲请曹公允准一事。兴办学府教化礼义,品行低劣者任他自生自灭,误入歧途者以礼义感之。终究好过现今!”

    “文若既已提出,必有谋算!”

    “正是!”荀彧拱手说道:“曹公麾下虽是良才诸多。天下才贤却也不少。有些人出身卑贱,虽有贤名却不得举用。贤能隐于野。市井乡间却是粗鄙不堪、无耻横行,长久下去必生祸端。某已草拟兴学之道,还请曹公过目!”

    荀彧起身,从怀中逃出一卷丝帛,双手捧着递到曹操面前。

    接过丝帛曹操展开细细浏览。

    看到最后,他嘴角浮起笑容:“文若果真某之萧何。此事交由你去办,一应诸事无须呈禀!”

    “多谢曹公!”荀彧道谢退下。

    曹操兴办学府,聘请乡间才贤讲授礼义之道。

    河北、河南各自罢兵,徐州也无出兵迹象,中原好似平静了下来。

    回到徐州,袁旭得到郭嘉领兵前往泰山的消息。

    他并无激烈反应,只是淡然一笑。

    迎接袁旭回府,才进屋内田丰说道:“郭奉孝前往泰山,必是料定我等有进击之念,公子可有谋算?”

    “田公心知出兵已是不能,因何再问?”袁旭说道:“将士疲敝,某也迟疑可应出兵泰山,郭奉孝此举,倒是为某做了抉择!”

    “不夺泰山,不夺汝南,曹操可休养生息,我等也应趁此安定徐州。”田丰说道:“公子连日劳顿,确应歇下。”

    “田公!”袁旭突然说道:“你可否觉着,人有的时候很是矛盾?”

    “公子何出此言?”

    “某厌倦了征伐,再不想看见将士流血,再不想天下多添寡妇,可一旦闲下来,却觉着心中空落落的。”

    “公子只是过于劳累!”田丰说道:“长久如此,自是已成习惯。郭奉孝去了泰山,我军新兵尚未操练妥当,贸然进击并无好处!汝南也是守得如同铁桶,除向南方,再无征伐之途。南方乃是刘表属地,公子才得徐州,怎肯与之为敌?而今也只得暂且歇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