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皇家医馆-《我是秦二世》
第(2/3)页
这到诏令刚出,医部就行文各郡详细列数了小病以及重症疑难的划分。
这道诏令出现标志着胡亥一直在准备的大秦医疗体系开始真正进入建设的过程中。
所有人都知道。从诏令中看来。关中八郡九城显然只是圣天子建立皇家医馆迈出的第一步。医学院培养的医师虽然已经有近十年时间。但是想要真正的能够将大秦数千万的百姓都囊括其中,显然还是力有未逮的。
这也是胡亥为什么要严令如今行走在大秦各地的游医在各郡中登记造册之后统一送往咸阳进行考课并不顾内阁反对授予这些医师官阶品级的主要原因了。
医学院的学生,毕竟还没有多少临床经验。而各郡的游医也许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但是他们一直奋斗在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各种病患,理论上也许不足,但是临床上却是要超过一般的医学院学生。
授予那些通过了考课的医师以行医文册还有官阶,不仅可以提高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同样也能够在大秦医疗人才不太够的初期,整合整个大秦所有的医疗力量来完成皇家医馆的铺设。
系统的研究各类疑难杂症,药材药理,对华夏中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医这一华夏民族的瑰宝,胡亥怎么也不可能允许在后面被鬼佬所压过并不承认,甚至被斥为伪科学。
想来过上个千余年,中医的各种体系都真正的建立,那个时候即便微分子学、生物学大爆炸式的出现,也只能是出现在华夏境内,也只能是成为华夏中医的一个分类而已。
让大秦所有人都享受免费医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针对性的对有些能够让普通百姓一家破产乃至束手无策的重症疑难进行帮助和解决。同时也为医部研究院提供研究的素材,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病例系统的建立起档案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朝廷对大秦百姓莫大的鼓舞和恩赐了。或者说是圣天子的恩赐。毕竟,从古至今,什么时候有过朝廷为普通百姓的病患买过单的事情出现?
从来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