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生-《三国大领主》


    第(2/3)页

    卫庄是铁打的制度,自从两位老执事本份了以后,还没有人敢中饱私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卫铭给卫东下发的管理方针,都能够得到贯彻实施,没有再受到或明或暗的阻挠。

    “那是刘大妈家吧?我记得,他的儿子,是前年结的婚,去年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卫铭回忆道。

    “对,自从庄里定出‘良缘津贴’的制度,庄里的大龄光棍,也就剩武安国了。”卫东笑道。

    泰阳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讽刺卫庄的贫穷:嫁卫庄,家里光;娶卫庄,没嫁妆。

    良缘津贴,卫铭在这五年当中出台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政策之一:凡是卫庄的新婚夫妇,不论是嫁还是娶,在新婚的前一百天,可以领取3万枚黄铜币的‘村庄礼金’;大婚的当天,还可以领取1万枚黄铜币的‘庄主贺礼’。

    一对新婚夫妇累积可领取黄铜币高达4万枚!

    大汉王朝的人均年收入是4000枚黄铜币,4万枚黄铜币的良缘津贴,就是一个劳动力十年的收入!

    在‘良缘津贴’的制度下,卫庄的光棍结婚不再困难,姑娘也能体面的嫁出村。再也没有‘嫁卫庄,家里光;娶卫庄,没嫁妆’的顺口溜。

    “娘,少庄主来咱们家了!媳妇,快去请娘出来。”刘大妈的儿子,冒雪激动的迎出屋子。

    ……

    晌午十分,卫铭在卫东的陪同下,冒着风雪,出现在了卫庄的主街道上。几个小孩子,在进行激烈的雪仗。

    “给少庄主请安!”

    “宝儿给少庄主请安!”

    “二狗子给少庄主请安!”

    小孩子们远远的单膝下跪,看到卫铭的笑容后,才返回‘战场’,继续战斗。

    “私塾下课了?”卫铭问道。

    “下午休假!”卫东笑道。

    “我倒是忘了,私塾是早上上课,下午休息的。”卫铭感慨,一晃眼,半天过去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走访了十多户。其中有特困户、孤寡户、新婚户、搬迁户。对于庄民的生活,卫铭还算满意。比之五年前,是没的说。但是与县城里的富裕大户比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