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3)页

    郁台长采纳了项小羽的意见,  但是并没让她独挑大梁。

    她的稿件内容还需要由主编蒋红叶进行审核加工。

    而且这档节目的播音稿需要至少提前攒够半个月的量,才会被允许播出。

    所以,最近几天无论是上班还是回家,  项小羽都在思量节目内容,忙得连心爱的电驴子都没工夫玩了。

    “出主意简单,但是想要付诸实践就太难了。”项小羽趴在宋恂的书桌上,  咬着笔杆说,“我觉得这个‘渔业百事通’的栏目,  对撰稿人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必须很博学才行。”

    被霸占了书桌的宋恂只能靠在床头看书,翻着书页随意道:“你是给渔民做科普,  不用搞得太复杂。如果内容太晦涩,大家听不懂。”

    “我知道啊,  但是选题太难了。我现在能想到的内容都是与人工养殖有关的,  养海带啦养贻贝啦,  这点内容顶多能播三四天。可是蒋主编却要求我先交给她至少十五个选题。”

    “可见郁台长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宋恂笑道,“要是真的让你立马开播,  没几天就得开天窗了。”

    “我是打算边播边想嘛,  走一步看一步,还能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调整播音内容。”

    当然了,这里的听众主要指的是她爹娘兄弟,以及村里那些准点收听广播的乡亲们。

    至于宋恂,  他每天早上送播音员同志去上班,  至今还没从收音机里听过她播的台呼。

    宋恂放下书,  给她出了一个走捷径的主意。

    “你原本的创作流程是,  从渔民间搜集问题,  写稿,  然后让专家审核。其实完全可以调整一下顺序。”

    “?”

    “可以先从渔业书籍期刊上,搜集大量的科普小品文,然后从里面选出渔民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再用更直白的语言重新进行编辑。”

    项小羽:“!”

    “哪怕是郁台长,也不可能所有稿件都亲自操刀吧?每天的播音时间那么长,她哪有时间自己写稿,肯定也是要转载引用一部分他人稿件的。”

    项小羽从桌子上支棱起来,瞬间精神抖擞,“那我明天可以先去水产研究所借一些期刊杂志,没准还能从研究员那里借两本比较基础的科普手册!”

    宋恂“嗯”了一声,瞟一眼手表说:“你得回去了。”

    “再玩一会儿吧。”项小羽又趴回了书桌上,“我今天都没怎么跟你好好说话。”

    “……”宋恂不客气道,“我今天的话,基本都是跟你说的。”

    项小羽冲着他抿嘴笑,不动地方。

    见他被自己挤得只能在床上看书,项小羽突发奇想,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你们上大学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在教室里上自习呀?”

    “嗯。”

    “那你有没有跟女同学一起自习过?”项小羽问出口以后,又无缝衔接地自问自答,“肯定没有,你那时候比学校里的女同学都小。”

    话都被她一个人说了,宋恂沉默以对。

    “我要是能跟你一起上自习就好了!我还没跟男同学一起上过自习呢!”项小羽遗憾道。

    宋恂平静地陈述事实:“我上大学的时候,你可能还在读小学。”

    项小羽:“……”

    顺着他的话,想象一下他们一起上自习的画面。人家在旁边用各种高深的定理公式设计轮船,她却只能掰着手指头,计算一百以内加减法。

    世界的参差。

    “过去的事就算了,咱们还是朝前看吧。新房那边不是已经开始动工了嘛,到时候咱们在书房里摆一张足够两个人用的大书桌吧。这样咱们就可以一起上自习啦!省得我每次一占用书桌,就把你挤到床上去。”

    “可以。”宋恂想也不想便应允了,而后提醒,“你真得回去了,否则你爹就要进来逮人了。”

    好吧。

    项小羽不情愿地起身收拾东西。

    “要不咱们就先去把证领了,持证上岗以后,你想玩到多晚都没人管你。”宋恂趁机提议。

    项小羽呵呵两声,溜了。

    将人送回隔壁院子,宋恂重新进门时,正对上吴科学揶揄的视线。

    “啧啧,只这么两步路,居然还要送。”吴科学嫌弃地撇嘴,“也不知道人家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被个乡下丫头迷得神魂颠倒的。

    这两人整天黏黏糊糊的,看着就讨厌!

    宋恂忍着没回嘴。

    对方过年回省城的时候,被船厂的文娟甩了。

    人家姑娘年纪也不小了,不可能无限期的等他,再说他俩还没正式谈过对象呢。

    宋恂心情好,不跟失恋的人计较。

    他抢在对方再次开口前说:“省渔要把南湾县的业务全部转给地方的消息,已经在县里传开了,公社这边很多人都听说了,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船厂是肯定回不去的。”吴科学往自己嘴里扔了一颗皮豆,嘎嘣嘎嘣地嚼着,“省渔那边为了彻底将分公司转给地方,所有人员都得留在南湾,这段时间不接收从南湾调职回省城的。既然两条路都被堵死了,就只能等等看公社尹主任那边了。如果尹主任的路子也不成了,那我干脆就认命好了,留在生产队。”

    “支公司如果被归入社队,要么由公社接手,要么由生产队接手。不过,交给生产队的话,多半是要将大瓦房解散的,只留海味品加工厂。那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最坏的结果就是下地干活,上船打渔呗。”吴科学破罐破摔道,“既然归入了社队,那人家让干啥就干啥吧。”

    宋恂坐到他对面认真道:“你现在的情况,跟我那会儿不一样,能争取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下的。以你的体格,要是靠干农活赚工分吃饭,恐怕连肚子都填不饱。”

    最近正逢春种,像宋恂这样户口在生产队的公社干部,包括苗书记在内,都得回生产队参加劳动。

    他来农村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有机会拎起锄头下地了。

    瑶水这边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多数还是靠人力的,劳动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反正他干了几天以后,就坚定了建议项队长大搞农业机械化的决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