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殿上的姜桓,连想都没想:“父皇,儿臣愿往楚州赈灾。” 抛开这次大灾不谈,对楚州这个地方,姜桓惦记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日在胡市,那个卖鱼的老板就曾说过,那玻璃一样的水玉,就产自楚州水镜湖。 若能在赈灾之余,再搞到大量的水玉,姜桓感觉,肯定能再大大的发上一笔。 见他点头,在场的诸位大人,顿时竖起了大拇指。 “看见了吧,爱民如子,这就是逍遥王。” “王爷不惧艰险,挺身而出,真乃我辈楷模,下官甚为钦佩。” “若是楚州百姓知道,王爷这般体恤他们,也必将感恩戴德,永世不忘王爷的大恩。” “……” 听着这不要钱一般的赞颂,姜桓这是轻轻的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但纵然如此,姜威的眼神中,还是浮现出了无限的笑意。 对,你就接着嘚瑟,等你无功而返,本王坐上太子之位那天,看你还拿什么嘚瑟? 姜无界对姜桓的决定很满意:“如此,朕就派桓儿远赴楚州赈灾,克日启程。” 冥冥之中,他感觉姜桓一定会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 可领命之余,姜桓也开口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请求。” “去楚州可以,但儿臣还是只挂个副使的虚衔,还请父皇应允。” 终生不入大宣官场,说得出,就要做得到。 姜无界不禁犯难:“你只挂虚职,必定困难重重。” “诸位爱卿,谁愿同往楚州,助桓儿一臂之力?” 经过之前的几次,姜无界已彻底明白,姜桓说什么也不会领受实职的。 若没有实职的正使,非但名不正言不顺,那些官场上的老油子,也不会轻易配合姜桓的。 他这么一问,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从跪在地上的姜威就能看出,这受了灾的楚州,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再者说了,在京都好吃好喝不好吗,鬼才愿意去那个穷地方受罪。 正当姜无界又皱起眉头时,一个带着火气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众人不自觉的一回头,就看见了姜铠那张不太好看的脸。 秉性一贯刚正的他,对这些人的袖手旁观,早就看不下去了。 姜铠拱着手的接着道:“儿臣也是父皇您的儿子,虽还未正式入朝,却也是今科状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