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灭神之策 应青炀……-《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第(3/3)页

    穷途末路之时,应青炀的太祖到一土地神庙参拜,随后天生异象,白日里惊雷劈裂了神庙主殿,大地崩裂,砖土之下金银财宝无数。

    应青炀的太祖凭借“神赐”,东山再起,随后越战越勇统一各方势力,建立新朝。

    大应灭亡之前,这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一件奇闻,正是应运而生,所以应青炀的太祖改姓为“应”,新朝也定名为“应朝”,以期诸神庇佑,福泽绵延。

    应青炀也认同这一点。

    果真是应天感召,天要他灭亡,便崩解得一干二净,片刻都没耽误。

    更滑稽的是,如今应青炀作为唯一的血脉,却是个从不将神明之说放在眼里的逆行者。

    而如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然有拜神的习惯,有陈珂一般的旧俗,最多最多,只是对神明少了一份敬意,多了一份漠视。

    姜允之也不能免俗,他亦不是不敬神明的人,只是在吃饱饭和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各路神仙上供之间,十分理智的选择了前者。

    像应青炀一般心底完全没有神明之说的人,大抵只有一人。

    耳闻已久,缘悭一面。

    应青炀有一瞬间微不可查的走神。

    好在姜太傅是个一开始讲学就收不住的人,没有注意到他的异常,说着说着,他的科普小课堂就变了味道,他道:“那人当年灭神之策一出,若非有三十万大军作为底牌,大梁早在立朝第三年就再度沦陷于战火。”

    “就算如今神教十不存一,也仍是大患。”

    “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这种人怎么能堪当大任。”

    姜太傅讲出了火气,须发都略微抖动。

    紧接着就是一通关于某人登基十年来治国之策的贬损。

    应青炀原本还饶有兴致地听着,等到听见那个有特殊意义的“那人”,表情顿时扭曲成了苦瓜。

    姜太傅口中的“那人”,即是如今大梁的太上皇,也是老臣们口中,应青炀的死敌。

    若想复国,大梁的君主就是他们必须杀死的对象。

    而应青炀这位前朝余孽,也是大梁君主的隐患。

    身份与立场对立,听起来他们之间,注定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细数新朝历史,从大应亡国,到多方混战群雄逐鹿,再到当今大梁太上皇扫除障碍建立新朝,立新法新策,知人善用,手段强硬,三年内就已经让这片土地恢复生机。

    三年之后,太上皇的治国之策逐渐有些激进,姜太傅所说的灭神之策正是其中之一。

    太上皇不信神明,强硬命令手下大军,将大梁境内的所有神殿一一毁坏,历时两年,雷霆手段拔除毒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