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孩子是多年前逃跑途中,姜允之捡回来的弃婴,认了姜太傅为义父。 因为肤色深被姜太傅选了个“墨”字做名,全名姜墨,现在是应青炀的好友兼护卫,放在皇室规矩里,要叫一声伴读。 可惜这位伴读比应青炀这个混不吝还差劲,完全没有一点读书治学的天赋,每次听太傅讲学都比应青炀更早入睡,属实是伴读随正主了。 但好在这家伙身板一直不错,是个习武的好苗子,到了这个年岁,已经一只手就能把一个成年人拎起来。 驴车行驶到村口停下,应青炀如释重负地把鞭子扔进那人手里,“阿墨!快!这天寒地冻的,快扶先生下来,把东西帮忙搬回主院里。我先回院子里等你。” 阿墨接过鞭子,认真点头,“好的公子。” 鉴于这人脑袋不大灵光,姜允之从一开始就让他称呼应青炀为“公子”,以防哪天在外面说漏了嘴,招来杀身之祸。 这话一说完,只见姜太傅鹰隼一样的视线闪电般地扎在应青炀的背上,仍是让已经稍有青年身量的人打了个寒颤。 不管年岁涨了多少,太傅的威压倒是不减当年。 然而应青炀要是真的会怕,就不会养成现在这幅脾性。 坐在车上的太傅看着他跑走的背影爆喝一声:“臭小子!先把用剩下的铜板还来!让我对对账!” 姜允之就知道这小子不闹幺蛾子就难受,虽然每次出去他都看不住对方,不知道那些铜板到底是以何种方式离开应青炀的荷包,但只要瘪了一点,姜太傅就能发现。 这下车就跑的举动肯定是心虚! 应青炀听到太傅愤怒的声音,脚下的步子顿时又加快了。 他伸手摸了摸怀里的一个小布包,嘴角上扬,珍惜地又往里藏了藏。 ——能还回去才有鬼!他又不是个傻的。 手里那堆铜板已经挥霍一空,他哪来的钱再拿去给太傅查账! 反正村里的旧臣们除了太傅之外都不会和他计较这些小事,进了村就是善哉善哉! 应青炀脚底像抹了油似的溜得很快。 徒留身后的姜太傅和阿墨展开一场驴唇不对马嘴、酣畅淋漓的交谈。 姜太傅急得直拍阿墨的肩膀,“我让你去抓他,来扶我做什么!我还没老到连下马车都需要人扶!” 阿墨蹙眉,表情明显不认同,“这是公子的吩咐。” “小兔崽子!现在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松手!” “听的。”阿墨说完,手还铁钳一般按在姜太傅边上,沉默半响才疑惑地憋出一句:“不是您说的,要以公子的命令为先。” 姜允之差点被自己的木头义子气了个仰倒。 “逆子!!逆子!!” 这边两人还在纠缠,那边应青炀已经一溜烟地进了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