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还以为是成年人,想着家属还挺文明,灭烟这么彻底,防止着火。 想到这里,叶桑桑微微抬头,眼中划过一抹思索的神色。 会不会,警方也误判了。 认定酒瓶是林建先喝了留下的,加上半枚血指纹对得上。 然而实际可能并不是,那瓶酒不是林建先喝的,或者不是林建先喝的那一瓶。 假设这个案子有另一个人,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这是叶桑桑之前不敢断言,林建先不是凶手的理由。 因为根据警方的调查显示。物证酒瓶、车辆、枪支、头盔、留下的指纹,这几样东西都是能对上的,其中还有一些佐证,比如身高体型一类。 在没有确切的推理之下,她不会轻易推翻当年警方的判断,他们在叶桑桑眼中还是很严谨专业的。 可如果半枚血指纹,酒瓶上的指纹,都不是林建先的。 那其他东西,又怎么能判定是林建先。 毕竟,没人看见劫匪的真实面目。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佐证就好了。 遗憾的是,警方没有在酒瓶上提取到dna。或者说那时候的云城还是太落后了,根本没有提取dna的概念。后面找到酒瓶的时候dna早就被污染了,提取到指纹已经是万幸。 不然林真的dna和瓶子上的dna进行对比,如果显示不是亲子关系,很容易发现案子中的蹊跷。 真是她猜测的这样,那么火灾就可以定性为故意,故意破坏林建先生活的地方。 毁坏掉能提取指纹的地方,其他地方再清除一下,完美排除掉自己的嫌疑。 现在就是通过周金富,确认一下林建先当年的行踪。 推翻第一起抢劫案,尝试寻找当年故意冒充的人。 不得不说,凶手真的很狡猾。 如果是事前安排,那么他的很有谋算。如果不是事前安排,他的反应能力也非常惊人。 非常符合犯罪现场动手时表现出来的特性,非常冷静冷血,当机立断下手狠辣想要除掉一切后患。 那场火灾如果母女俩死了,警方也调查不出什么不对。最多疑惑母女俩倒霉,会不会同情了不一定。 没死也没什么,母女俩知道的东西很少,警方也少怀疑一些。 凶手肯定不会追杀两人,毕竟他的目的不是这个。 至于老家,叶桑桑看资料时说过,距离上一次回去已经两三年了。 两口子本来就不受待见,生了林真后更不受待见。 因为这些矛盾,所以后面林建先江秀琴也就不回去了。 叶桑桑吃完饭,把基本的脉络理清楚。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林建先认识这个人,还是不认识这个人。 前者还好,能尽快找到人。 如果只是萍水相逢,一切只是巧合铸造,那无异于大海捞针。 案件一步一个坑,叶桑桑分析完,再次感受到了挑战性。 胡满似乎和叶桑桑杠上了,或者说他认为,自己调查的方向依旧是正确的,两人都不再拉进度条。 叶桑桑没有打听他具体在调查什么,只知道他在报社早出晚归,似乎在找当年的林建先出租屋隔壁邻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