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灰烬里的火种-《痕语者》


    第(2/3)页

    下午两点,纪委听证会的投影仪亮着冷白的光。

    陆远站在汇报席,衬衫第二颗纽扣松开,露出锁骨处一道淡粉色的旧疤——那是大学时为他挡酒被碎酒瓶划的。

    此刻他指着屏幕上的《清源计划》文档,声音像淬过冰的钢:“07号资产转移至西北分院,结合林浩宇在新疆、甘肃的助学中心,这是人口贩卖中转站。“

    督导组成员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

    陆远瞥见桌角手机亮了一下,是苏晚的消息:“地下档案库找到《永安育幼院年度报告(2001)》,有页被撕,残留装订线夹过照片。“他的睫毛颤了颤,继续道:“建议立即冻结林浩宇慈善项目资金,启动跨省协查。“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梧桐叶正被风卷得打转。

    陆远站在走廊尽头抽烟,火星明灭间,他给苏晚回了条消息:“保护好证据,我半小时后到。“

    傍晚五点,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檀香混着糨糊味。

    苏晚穿着靛蓝罩衫,指尖捏着半张从残本背面揭下的照片。

    她的手腕细得像根玉簪,却稳稳托着那张泛黄的纸片——林浩宇穿白大褂站在简陋诊室里,注射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病床上的孩子闭着眼,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阴影。

    “这是从装订线粘连层剥离出来的。“她的声音发涩,“背面有铅笔字,被糨糊泡得模糊了,只认出'免疫强化实验·第3轮'。“

    宋昭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想起父亲卷宗里那句“线索指向林浩宇“,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宋建国被发现倒在巷口时,手里还攥着半张育幼院的宣传单。

    此刻他盯着照片里林浩宇的白大褂,突然看清了——那不是慈善家的袍子,是实验室的血衣。

    “你不是苏晚秋。“他握住苏晚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她冰凉的指尖渗进去,“你是实验对象,也是幸存者。“

    苏晚的手指在他掌心里轻轻发抖。“我不记得......“她仰起脸,眼底浮着层水雾,“但我总梦见铁门、小孩的哭声,还有人用镊子夹着金属牌往我胳膊上按,疼得我直哭。“她突然顿住,低头看向自己左小臂内侧,那里有块淡白色的疤痕,像朵开败的花。

    宋昭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今天上午比对照片时,苏晚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1998年4月17日——和铜牌上的“041723“严丝合缝。

    原来所谓“苏晚“,不过是“苏晚秋“被截断的尾音,是他们给实验品重新编的号。

    深夜十一点,出租屋的台灯在宋昭脸上投下阴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