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这一次,历史不会被水冲走-《痕语者》


    第(2/3)页

    右声道,是专案组截获的那段被称为“锈链”的指令录音,声音经过伪装,低沉而沙哑。

    单独听,毫无关联。

    但当唐雨柔将两段音频的声纹图谱叠加在一起时,整个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我们剔除了语义内容,只分析了语音的微观结构,”唐雨柔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请看,七名组员在最后时刻的说话节奏、词语间的停顿模式、甚至无意识的吸气频率,都与‘锈链’指令的模式高度重合。这不是巧合,这是在极度压力下,被同一套心理操控系统深度影响后才会出现的‘语音回响’。他们在无意识地模仿那个给他们下达指令的人。”

    屏幕上,两条波形曲线,如同两条纠缠的蛇,在每一个峰谷、每一个停顿处,都诡异地吻合。

    寂静中,庭长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林疏月身上,一字一顿地宣布:“经合议庭研究决定,‘江城水务总公司特大安全事故’重启调查。特别调查庭,即刻成立。”

    正午的阳光毒辣地炙烤着大地。

    江岸高台,风声呼啸。

    宋昭独自伫立,他身后,七枚被烧得焦黑的警徽模型用细细的钢丝悬挂着,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而又破碎的碰撞声,像是在哭泣。

    他打开了一支录音笔。

    里面传出的并非人声,而是一段由小涟用警笛原始频率合成的特殊音频——七个高低不同、长短各异的鸣响,交织在一起,没有旋律,却构成了一段撕心裂肺的悲怆曲。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苏晚,指尖在键盘上轻轻一点。

    全市的广播系统被瞬间接入。

    午间新闻刚刚播报完毕,广告还未响起,这段突兀的、没有任何解释的音频便插了进来。

    它像一把无形的刀,划破了城市午后的宁静。

    无数人从午休中惊醒,司机们在路口困惑地摇下车窗,办公室里的人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无解说,无字幕,只有这持续了整整六十八秒的悲鸣。

    六十八秒,正是当年应急小组从接到出警指令到与指挥中心彻底失联的全部时长。

    水务局主控室的旧址,尘封已久。

    宋昭带着专案组的人,再次踏入了这个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他径直走到布满灰尘的控制台前,摸索片刻,从下方一块松动的金属板后,取出了另外七枚一模一样的警徽模型。

    它们崭新,冰冷,与身后那些烧焦的残骸形成鲜明对比。

    他将它们在长条会议桌上一字排开,身后是早已架设好的摄像机。

    红色的录制灯亮起。

    “这不是复仇,是还债。”宋昭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力量。

    他拿起第一枚警徽,对着镜头,“他们不是档案里冰冷的‘身份不明’。他是宋建国。”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立刻浮现出一张英挺的黑白照片。

    “李振邦。”

    “王卫国。”

    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一张鲜活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

    当第七个名字落下,全场肃立,只有摄像机在无声地记录。

    “你还想做什么?”录制结束后,林疏月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

    江风从破碎的窗户灌进来,吹动着她的发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