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曹操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虽然不知道荀潇方才说荀彧晚年之事是否为真。 但是却可以判断,这一策,绝不是在装杯。 而且,还暗中推举了两人。 一个枣衹,一个为毛玠。 这两人,曹操自然都熟悉,枣衹早年跟随,本身来自于寒门,而且做过许多地方的令官,属于地方官吏。 对于耕种行屯之事,自然了解。 而毛玠,是颍水人,荀氏对他的能耐了解这也是自然。 并且,信中也说到了“认知”二字。 在曹操看来,就是眼界与学识。 不如荀潇倒也不是奇怪之事。 想到这,曹操不由得将书信再看下去。 他想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信息。 “我虽有策,却不能献,除了不愿家兄有难,还自有傲气。” “普天之下,暂且没有能让我归顺献策之主。” 好大的口气!别再和小姑娘吹牛了好吗! 曹操的眼眉顿时挑动了一下。 我人麻了。 在我们面前唯唯诺诺,乖巧儒雅,一到写信就重拳出击,越吹越离谱。 还还还……还普天之下,没有你能归顺之明主! 我真想捶死你。 “至于为何,在信中当然不便多言,妹妹如今身在郯县,不易通行,等日后见了面,我再与妹妹促膝长谈,秉烛夜谈,抵足而谈。” 抵足而眠吧? 曹操愣了片刻。 好家伙。 你个流氓! 我差点以为是没文化了,结果故意写错,还抵足而谈! 你咋不说相拥而谈呢? “看来以后真不能再回信了。” 曹操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已经快受不了了。 等回到郯县,局势安定,让玉儿帮忙回一下…… 不行! 刚有这想法,曹操当即摇头,差点没反手给自己一巴掌。 想什么呢!玉儿可是你最宠的夫人! 啧。 到时候再说吧。 这事情交给外人又不方便,若是玉儿帮忙,以竹马之交回给别人。 而且这個人,还是我麾下谋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