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军营调动,至少要告知曹仁,再上表曹操,或者告知荀彧,调动兵马粮草。 不过此刻,荀潇直接摇头,“来不及了。” “此行若成,我们非但无过,全都有功。” “若是失败,我自有办法保你们离去,我自去赴死。” 荀潇的气度,典韦与王二似乎感觉是另一個人,仿佛一个苍茫北地的游侠,置生死于度外。 要功名,但是也要义气,让人相信若是失败的时候,他肯定会挡在身前,放自己部曲兄弟离去。 这一两句话,化作一股豪情,让典韦露出了森然的笑容,挠了挠头道:“那就行了。” “日后,俺也会如此。” “大人您教俺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若是有事,俺不会后退一步,哪怕千万人。” 荀潇一愣。 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他想起了日后一个叫做宛城的地方。 那个一夫当关抵千百人,舍身成仁的高大身躯。 顿时皱眉上前,一把在他肩头打了一巴掌,“别乱说,今次事先做好!” “走!” …… 下午,夕阳未曾落下的时候。 曹操与荀彧,正在治所之内商议,这段时日,内政,军备逐渐增多,矿产,木材置业多人。 得铁无数,加紧铸造兵甲,让那青州兵预备役之中的人都可得甲胄在身,刀剑兵刃。 形势一片大好。 最让荀彧心中泰然的是,文伯真的履行了他的诺言。 这数月以来,几乎深居简出,养花种草。 即便是练武练剑,修习枪术大刀,都是在宗亲的马场和自家的演武院。 张邈,陈宫一党,多次暗中想要中伤荀潇,但是却找不到任何理由,主要是文伯担任的官位。 并不重要。 是以,此前的那等嫉妒之言,酸楚之语,也逐渐被日益增多的公务所冲散。 估计等到明年,便可真正胜任。 现在只求,主公不要再随意给文伯擢升了。 “好,好啊。” 曹操放下了手中的书简。 面带微笑的看向荀彧,“文若,不愧是吾之子房。” “一州之地,大小仓粟,各地民情,衙署所储,简直是烂熟于心,南北调运,东西粮道,井井有条。” “各地人文,当地家老,君都可一一探寻兵因人而用,为我擢升任免无数人才官吏,又公正清廉,为人崇敬。” “我得文若,兖州无忧也。” 啧啧啧。 曹操心里不由得感叹。 如此有才能之人,品性又这般高洁,从不怠惰敷衍,而且才思敏捷高瞻远瞩,管堂堂一州之地毫无压力。 这是王佐之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