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几日之后,去往各地的信使返回徐州。 曹操在彭城外大营也收到了来自荀彧的书信。 此时,正好是深夜时分。 这段时日,因为要营造一种桃儿已经不知去向的假象,是以曹嵩只能含泪跟着儿子一起诓骗荀潇。 这也就让曹操轻松了一段时日,不用想着骗女鹅去继续写信取悦另一男子。 毕竟这种事情,怎么想都觉得非常奇怪。 自家女儿,日后虽也要嫁人联姻,但是现在就这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封封情书的看也太奇怪了。 这时候,收到一封荀彧的正常书信,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还是文若好。” “文伯什么玩意儿。” 曹操嘀咕了几句,但恰巧看下去之后,神态也逐渐凝重了起来。 嗯……并不乐观。 兖州虽屯粮许多,满仓米粟,草料充沛,可仅仅储备了一年。 如今此次攻徐几乎是全数拿出,源源不断的运往小沛。 好在,还没有开战的时候就曾运送了不少,囤了些许在小沛城中,不至于捉襟见肘。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策十分明智。 否则现在大军运粮,耗损更多。 再向下看,荀彧话锋一转,却又让曹操放心。 “私以为,公仁政之策,得民心众,日后归附可收文武于耄,沾为羽翼,徐州内当乱也,公之气概,令文若拜服,资粮草钱财,肉脯布匹一时,自有境内百姓资助。” “乃牧所得也,昔以勤政待民,今以资军奉还,为气数之兴旺,徐州公当取之,窃以无忧,万望莫退。” 嗯…… 曹操暗自点了点头。 文若支持我如此。 徐州之计,如今已然上下同欲,将士也明白我要的是什么。 整个徐州,当是囊中之物。 曹操刚想要回信,几次提笔又不知从何说起,可能是好久没写信了,措辞之时,脑海里总是浮现桃儿的语气。 几次咋舌之后,写下了一行字。 “有文若守兖,我心甚安,徐州必下,荀潇首功。” 一番话,以说明他心中志向。 刚好寄出去不久,曹仁便带着一老者进来。 在堂外求见。 曹仁人高马大,威严雄武,面容上严肃之下又平添几分喜悦,上得前来抱拳道:“大哥,有乡民长者来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