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棣自忖勇武,平生不弱于任何人,但方才捆缚他的绳索,粗壮坚韧。 任凭他如何用力费劲,也无法将绳索挣断,急的他脸憋得通红。 可道衍和尚这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竟然能够如此轻而易举的将绳索挣开,是在让他匪夷所思。 也没见道衍和尚身上藏着刀子,怎么就让这个瘦和尚给领先一步了? 道衍嘿嘿一笑,从袖口处拿出一枚食指宽的锋利刀片,道:“说穿了不值一提,不过就是一片小小的刀片而已,藏在袖口处,平时难以发现,遇到类似的麻烦,便可破袖而出。” “那你不早点拿出来,硬要等那人来拿我?” “殿下这就是冤枉老衲了,绳索你也知道,如此粗壮,老衲费了不小劲,才将其磨断。” 道衍面不改色,此刻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的真实意图。 他的确是想给朱棣买一个深刻的教训,好让他知晓,在庞大的人数面前,个人的武力,绝不是左右胜负的主要因素。 不趁机让朱棣尽早明白这个道理,道衍非常担心,这个野心勃勃的太子,终有一日会死在征伐的道路上。 这并非是道衍杞人忧天,实在是朱棣这小子,对于战争有一种变态的欲求,在北平时,经常逮着机会就带着部队往大漠跑。 连带着那俩小子,也被带坏了,整日里舞刀弄枪,半点圣贤教诲也没能听进去。 殴打北元,道衍不是特别担心,毕竟北元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看见大规模的汉人军队,就腿肚子抽筋,跑得比谁都快。 但这喜好身先士卒的坏毛病,让道衍头疼无比,若是以后换了对手,难不成还得要朱棣披挂上阵,冲锋在前。 曾经是燕王,即便是死了,也不会影响国本,但现在朱棣乃是太子,一旦在战事之中出了任何岔子,对于大明朝,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道衍对朱棣投入了太多的心血,自然不希望他因为战事而陨落,故此,此番他故意延缓了救援的时间,就是想让朱棣明白,在庞大的人数面前,切不可逞匹夫之勇。 回想起之前被抓时的场景,道衍依旧心惊肉跳,既震惊于朱棣的勇武,也对这深山之中土匪数量感到骇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