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双方的第一波交锋展开的很顺利,李昊托着肉盾冲到了军阵中,以身体为中心,以斧柄为半径,开始画圆。 画了一个人肉磨盘的圆。 居于中间的近二十鞑子列成了两排欢迎来访的明将李昊,他们通过喷涌的鲜血和横飞的肉屑表达热情与友好,用前赴后继表现对客人的尊重。 “这汉子竟能如此勇猛?”望着战场中央翻飞的战斧和被带起的血肉雨,托波目瞪口呆。 难不成弟弟阿林宝的一人攻城之话竟一语成谶? 什么时候明国有了这样的人物? 三十七岁的托波觉得自己的见识被颠覆了,从萨尔浒到广宁大战,他可是全场打满。五年前八旗与白杆兵恶战时,都没有猛将能给他留下这样颠覆见闻的印象。 那一斧下去,跟切豆腐一样就将人划成了两片。 实在是闻所未闻。 “南北两翼,给我朝中阵攒射!” 眼瞅着第一第二两队即将被杀穿,托波在亲卫的保护下,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到底是努尔哈赤起家的老兵,组织度可以和那群镶黄旗巴牙喇媲美了。” 李昊赞了一句这个牛录。 这第一波交锋砍下来,他对正黄旗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全是懂事的鞑子,不乱跑,乖乖就往他的斧上撞。 “主子让我们撤吧!” “这明将太强了,根本砍不动。” “他就不是个人,是黄皮子附了身。” 贴身近战的鞑子们受不了身边的旗人一个个死去,又听到主子下令剩下两翼集中放箭,心下终于生出怯意,于是恳求额真让他们撤下来。 “包衣们,给我上,斩杀他的,我给他抬旗。” 本来托波以为旗丁列阵弓射就能射杀此明兵,没想到被他欺到了近身,因为心疼第一第二队的旗丁,他没有及时下令两翼攒射,到这时候,只能先令包衣们上去稳住阵脚。 大概有三十名包衣被牛录主子的亲卫们驱赶到了中阵后,得到主子的命令后,亲卫们发了疯似的抽鞭子,期望这群辽民能上前稍作阻拦。 但显然他们的计划落了空,即使有抬旗的奖励,即使有鞭子的抽打,可包衣们两脚如同钉死在了地面上,根本不带挪动位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