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卖棉花-《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2/3)页

    “这个利润,比我想得高。”秋华年实事求是的说,他原本估算一季度的净利润有一二百两就不错了。

    看来大生意确实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蒋二笑着说,“经纬公子这几个月一心放在红腐乳坊上,想了许多法子,托了许多人,加上我们的帮衬,才有这个数目的。”

    钱是可以生钱的,换做普通人,哪怕把红腐乳坊开起来,没有祝家的人脉、情报和长久经营出来的信誉,也很难把生意做到这个规模。

    蒋二把一包银子双手递给秋华年,沉甸甸的银子落在手中,让人打心眼里高兴。

    三人聊了聊府城的新鲜事和家常,才说起棉花。

    听到秋华年家的棉花亩产接近三百斤,另外两家跟种的人家亩产也在二百五十斤左右后,饶是以祝经诚的见识和定力,也失神了一会儿。

    祝家经营着大宗的布料生意,祝经诚每年都会南下收棉,亩产三百斤的棉花意味着什么,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

    别说漳县这样的寒冷地方,哪怕是黄河流域气候最适合棉花生长的产棉地,也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产量!

    如果不是早就清楚秋华年的本事和为人,祝经诚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怀疑。

    “秋公子可否愿意出售的棉花种植之法?我祝家愿出重金购买,有任何要求都可以提!”

    秋华年笑着摇了摇头,在祝经诚继续出价前开口道,“我已经将棉花种植之法编成了一本农书,打算免费传授给天下百姓,届时祝大公子只需买一本农书即可,不必提前破费。”

    祝经诚愣了一下。

    他万万没料到秋华年会这么说。

    就算秋华年只把种植方法卖给一部分人,凭他种出亩产三百斤的“神棉”的功绩,在买了种植方法的人的帮忙运作下,依旧可以得到朝廷的封赏,名利两收。

    但秋华年却坚持要将种植方法免费传授给所有人,白白放弃了一大块利益。

    祝经诚没有劝,他看得出来秋华年的决心与胸怀。

    “漳县一行,真叫我收获良多啊。”祝经诚由衷感叹。

    “不知秋公子的农书何时能修好?”

    “初稿已经完成了,不过毕竟只种了一年,总共才五亩地的棉花,实验样本太少了,我打算明年再多种几亩地的棉花,重新验证和修改后再把书拿出来。”

    祝经诚思忖点头,“二位明年是不是要去襄平府生活?”

    “云瑟已经答应了清风书院闵山长的邀请,明年初春入学清风书院,我们全家都会过去。”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祝经诚发出邀请,“我们家在襄平府周围有几个庄子,秋公子到时候选一个种棉花,既方便又省钱,岂不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