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金木不属于那种会刻画轰轰烈烈故事的编剧,他笔下的人物未必都有波澜壮阔的一生,却都有着坚定的信念感,作为演员,陆煦在读完他的剧本后总是被打动。 上次没演成《旭日初升》,新剧本倒是值得期待。 …… 《尸声》相当火爆,连带着陆煦这个名字在圈内人尽皆知了。 圈里的导演编剧们经常在各个场合被问到陆煦,记者们好奇他们是否有和陆煦合作的计划,演员们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导演编剧时不时地cue陆煦一次,而他们但凡提到陆煦,营销号们便立刻捕风捉影出一篇《xx导演计划与陆煦合作的报道》。 哪怕陆煦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张治珍便是其中一位导演。 对方8、90年代便早早成名,代表作好几部,属于如今导演圈子里的大前辈。 当然,前辈归前辈,他的声势到底不如前几年,毕竟这几年电影圈靠观众投票,纵然新导演们被这些老牌导演看不惯,只要观众乐意买票,资本便乐意给新导演们投资。 相较之下,老牌导演的定位就有些尴尬了。 江湖地位是有,奖项也有那么几个,早年间闯欧闯美虽说没能成功,到底在海外电影圈留下了一段佳话。 唯独一点比较尴尬——观众不买账。 他们极力向商业靠拢,商业化又不如新崛起的导演们彻底,文艺嘛,他们擅长的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创伤,挑不起当下观众的认同感。 《识骨之途》刚火不久,张治珍就当着不少记者的面夸赞过陆煦,表示以后有机会想和陆煦合作。 最近《尸声》刚火,又有记者问起这个话题,张治珍便笑呵呵道:“肯定是想合作的,我新电影里有个角色挺适合陆煦,和他这种优秀的年轻演员合作,我们也能了解当下观众所想,共同进步。” 记者们不由激动了起来。 《尸声》热度破15000的时候,就有人猜,陆煦恐怕要去拍电影了。 对剧圈小生而言,拍电影是件相当光荣的事——若非出道起就在电影圈打拼,从电视剧圈转身进入电影圈的,必然都是公认的一线小生。 张治珍已经明晃晃地伸出橄榄枝了,陆煦怎么可能不接? 然而,记者们等了许久,都没等到陆煦出演张治珍新片的消息,倒是穆迁和编剧金木某天无意中透露,陆煦已经进组《18岁那年》了。 穆迁和金木确实是老搭档老朋友没错,出于各种原因,陆煦没和两人合作成《旭日初升》,可在记者们看来,就算是为了弥补遗憾,陆煦也没必要放弃张治珍的电影,而选择穆迁和金木的合作剧。 双方的段位差距摆在那里,明眼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记者们便跑到飞扬演艺了解最新消息,然而,并不需要多加了解,陆煦拍摄《18岁那年》的路透照已经被人拍到了。 “陆煦是不是疯了?” “可能他对金木的剧本有执念?之前他是被《旭日初升》剧组踢走的,可能不甘心吧。” “就算只是出一口气,也没必要放弃张治珍的电影吧?飞扬演艺是怎么给陆煦做事业规划的,还是一切都随他来?” “我以前觉得陆煦能成为超一线巨星,现在看来,是我想太多了吧?他也太没有事业心了。” 记者们又巴巴跑过去问张治珍。 这位导演如今已经换了一副面孔,记者问他是否已经邀请过陆煦,他眉头皱着,又是摸下巴又是看屋顶思考了许久,才露出疑惑的表情:“陆煦是谁来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