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帝国风云》
            
            
            
                
    第(3/3)页
    暂且不说俄军的计划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关键是,帝国的战略纵深远不如红俄,因此可供防御的空间极为有限。如果帝国陆军丧失了主动权,就只能在前线与俄军死拼,根本不能后退半步。
    要知道,在帝国东部边境线往西大约八百公里,就是帝国首都柏林。
    相反,从这条边境线出发,要往东两千多公里,才是红俄首都莫斯科。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略上已经非常被动了。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掌握有主动权,就应该在六月发动进攻,这样才能保证在严冬到来之前推进到莫斯科附近。如果在九月发动进攻,德军最多能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西部地区。受天气影响,德军很难在冬季发动进攻,而且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也不见得能够发动进攻,因为冬季的积雪融化之后,道路必然十分泥泞坎坷,要等到五月份,德军才有可能再次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俄军就能获得近半年的休整时间,也就有机会在来年的战斗中挫败德军。
    对此,鲁登道夫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早在年初,鲁登道夫就建议在四月份攻打法国,这样就有望在六月份攻打红俄,最迟也能在七月份发动进攻。如果把攻法时间推迟到六月份,那么德军最快也只能在八月底攻打红俄,也就不可能在冬季到来前取得决定性胜利,德俄战争势必拖到一九四一年,而到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击败红俄。
    事实上,冯承乾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即把攻俄时间定在六月份。
    可惜的是,鲁登道夫只是军人,政治上的事情轮不到他做主。
    这下,问题来了。
    到了七月份,随着法国战败,德军内部对攻俄行动产生了分歧,一些将领认为,应该首先在边境地区打一场防御战,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做法,即像坦能堡战役那样,德军通过内线作战来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等到俄军士气低落之后,再集中兵力发动反击,一举击溃俄国。
    问题是,现在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了。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德军花了近三年时间才击败法国,而这次仅用了不到一个月。
    战争的方式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德军也就不可能再打一次“坦能堡战役”,也就不能指望在边境防御战中消耗俄军有生力量。
    可以说,对法战争已经证明,进攻力量超越了防御力量。
    谁发动进攻,谁就更有希望获得胜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