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次要价值-《帝国风云》
第(2/3)页
关键只有一点,即尼米兹只提到找到中国舰队,却没有提到与中国舰队决战,更没有要求斯普鲁恩斯一定要击败中国舰队。
搞明白尼米兹的意图之后,斯普鲁恩斯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天晚上。斯普鲁恩斯就把第31舰队拆分成了两支航母战斗群,即两艘舰队航母为一支战斗群,六艘小型航母为一支战斗群。此外,尼米兹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部署,即只为两艘舰队航母各安排了一艘护航的重巡洋舰,保留了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然后把其他所有的护航战舰都分配给了六艘小型航母。结果就是。掩护六艘小型航母的力量要比掩护两艘舰队航母的力量强大得多。当时,第31舰队里总共有八艘重巡洋舰、十二艘轻巡洋舰与十六艘驱逐舰!
做出这一部署之后,斯普鲁恩斯就让两支航母战斗群分道扬镳了。
按照他的部署,由六艘小型航母为核心的第二航母战斗群直接前往新喀里多尼亚西北海域寻找中国舰队。并且设法偷袭中国舰队。由两艘舰队航母为核心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则由他亲自率领前往新喀里多尼亚南部海域。
这一部署,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斯普鲁恩斯的意图。
说直接一点。在斯普鲁恩斯的安排下,第二航母战斗群就是牺牲品,其价值就是达到尼米兹提出的第一个条件。
虽然在美国海军中,特别是在珊瑚海大海战之后,小型航母顶起了半边天,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舰队航母。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沦陷之前,美军小型航母的活动频率比舰队航母高得多。在伦内尔岛海战之后,小型航母成为了美军唯一可用、或者说是敢用的海上航空作战平台。但是与舰队航母相比,小型航母依然是可以牺牲的战舰。除了美国正在大批量的建造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之外,还与美军对小型航母的价值认识与使用方式有关。简单的说,美军并不在乎这些小型航母。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当时,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分为两种,一是在轻巡洋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二是按照商船标准建造的。习惯上,一般把前者称为小型航母,把后者称为护航航母,而这两种航母的用途也有所差别。大战初期,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上活动,主要价值就是填补舰队航母不足所造成的力量空缺。护航航母则主要在大西洋上活动,主要价值是对付敌人的潜艇。
问题是,美国海军对此并没有清楚认识,至少美国高层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要知道,这两种航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小型航母的基础是战舰,而且也是按照战舰的标准建造的。护航航母的基础是商船,也就是按照民用船只的标准建造。可见,在基本规格上两种战舰都截然不同。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相对而言,护航航母的建造工程要简单得多。在实现了量产化之后,美国平均每个月最多能建造十艘护航航母。在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平均每月建造了四艘护航航母。可以说,护航航母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战舰。
显然,护航航母是可以牺牲的战舰。
问题是,小型航母则不同。
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只建造了不到四十艘小型航母,平均每月不到一艘,小型航母的总建造量仅相当于护航航母的五分之一。
在使用价值上,小型航母能够顶替舰队航母执行一些作战任务,而护航航母唯一的价值就是反潜。
由此可见,小型航母实际上是不应该牺牲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