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撤军-《帝国风云》
第(3/3)页
正是如此,在圣诞节之后,中国海军才会把第五舰队派往塔斯曼海,执行封锁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制海权,美军根本不可能阻止中**队攻打澳洲大陆。
事实上,美国当局早就做出了相关安排。
圣诞节期间,美军就动用了数十艘运输船,从澳洲撤走了四十万地面部队,而且全部是美军中的精锐。
进入一九四三年,在海上威胁增强的情况下,美军不再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是让部队前往澳洲西南的珀斯。也就是说,美军将通过印度洋,先把部队撤退到南非,然后经大西洋撤回本土,或者派往其他战场。
显然,美国当局已经决定放弃澳洲大陆。
在丘吉尔明确表示无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之后,罗斯福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可以名正言顺的下令撤军。
一月十一日,罗斯福就签署了撤军令。
只是,撤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从澳洲到新西兰的航线已被切断,因此不可能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在印度洋上,掌握着制海权的依然是中国海军,即便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主要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活动,也对经南印度洋前往南非的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要向把澳洲的美军撤走,就得设法引开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
显然,这超出了美军的能力范围。
说白了,美国海军根本没有舰队可派,也就不可能在印度洋上对付第二舰队。
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印度洋舰队身上。
一月十一日夜间,罗斯福跟远在大西洋对岸的丘吉尔通了电话,明确提到,既然英国皇家海军不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那么守住澳洲大陆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美军必须设法把部署在澳洲的部队撤出来,以便增强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因此希望英国皇家海军能够设法牵制住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为美军从澳洲撤兵争取时间与机会,不然撤军行动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为了说服丘吉尔,罗斯福还答应,将把撤下来的军队用在欧洲战场上,并且在反攻欧洲大陆的战略计划上向英国妥协。
事实上,丘吉尔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陆军的主要部队就在澳洲大陆上,如果不能把这些部队撤回来,别说尽快反攻欧洲大陆,能不能守住英国本土都是个问题。要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红俄离战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