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顽抗到底-《帝国风云》
            
            
            
                
    第(2/3)页
    这些坦克,足够武装十个装甲师了。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武器装备送到战场上去,即送到守卫中东与南亚的英军手里。
    地中海航线已被切断,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指望的。当时,唯一能用的,也有只有印度洋航线。
    这条航线从南非的德班起,沿非洲大陆东海岸北上,经莫桑比克海峡到达西印度洋,再进入阿拉伯海西面的亚丁湾。在这里,航线分成了两条,一条是向西经亚丁湾进入红海,然后到达阿拉伯半岛西部港口,另外一条则是直接北上,从阿曼湾进入波斯湾,到达阿拉伯半岛东部与伊朗的港口。
    相对而言,前一条航线还稍微安全一点。
    后一条航线需要深入阿拉伯海,也就得通过〖中〗国潜艇的主要活动海域,极容易遭到潜艇伏击。
    问题是,如果把物资送入红海,送到阿拉伯半岛西部港口,就得通过陆路送往主要集中在叙利亚与两河流域的英军手里,而在阿拉伯半岛上,根本没有铁路,即便是公路也没有几条。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半岛上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在长达上千公里的交通线上,竟然没有一条河流!
    通过这条线路,少量运送一些物资还不是问题,可是要让其成为中东与南亚地区数百万英军的生命线,那就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就得让船只冒险前往波斯湾。
    当然,最好能够直接前往印度西部港口。
    问题是,〖中〗国海军会对此无动于衷吗?
    对美英来说,最要紧的就是时间。
    原因很简单,中**队还没有攻占斯里兰卡,因此〖中〗国舰队到西印度洋上活动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美国就有能力把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送到印度西部的港口去。
    当然,仅仅指望中**队暂时不发起攻击是不现实的事情。
    要知道,在红俄投降之前,就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中**队肯定会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攻打斯里兰卡。
    按照美英军方估计,运输工作至少得持续半年。
    别忘了,从美国本土到印度洋,在无法走地中海航线的情况下,船队就得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这样一来,一支从纽约出发的船队,至少需要四十天才能到达印度的港口,往返就需要八十天,加上装卸货物所需的时间,一个运输周期在一百天左右,也就是三个半月才能往返一趟。
    当时,美英能够抽调出来的运输船只,至少需要往返两趟,才能够为中东与南亚的英军送去足够多的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
    斯里兰卡的英军能坚守半年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以斯里兰卡驻军的状况,别说半年,能不能在遭到攻击后坚守半个月都是个问题。
    要知道,当时部署在斯里兰卡的英军名义上有十五万,但是严重缺乏武器弹药,很多士兵甚至只分到了几发步枪子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