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引狼入室-《帝国风云》


    第(2/3)页

    即便“依阿华”级的战斗力极为强大,比“腓特烈三世”还要强一些,但是以二对七是不会有半点胜算的。

    十一月十二日,美国海军部长就向总统提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增援英国皇家海军。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笨蛋。

    连平民都看得出来,英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即便美国倾尽全力,也不见得能够让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继续坚持下去。那么,在这个时候继续往英国身上押重注,无疑是在拿美国的未来开玩笑。

    结果就是,罗斯福以两艘战列舰还没有完成训练为由,委婉的拒绝了丘吉尔的请求。

    显然,美国总统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让丘吉尔十分失望,甚至极端绝望。

    没有了来自美国的援助,英国还能坚持下去吗?

    对丘吉尔来说,此时恐怕是多坚持一天算一天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经过了近二十天的漫长航行之后,意大利舰队终于抵达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威廉港。

    此时“威廉一世”号已经修复。

    当天,雷德尔亲自登上了“威廉一世”号,到港口外迎接了远道而来的意大利舰队。

    有趣的是,到这个时候,意大利舰队的战略价值已经不存在了。

    要知道,在美国拒绝向英国增派战舰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已经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权。即便“威廉一世”号没有出港,而是在港口内等待“腓特烈三世”号修复归队,德军的战舰也能在北海上〖自〗由航行。

    此外,攻打英国本土,也未必用得着意大利舰队。

    当然,也不能因此否认意大利舰队的价值。正是有了意大利舰队,美国海军才没有继续向英国增派战列舰,也才使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能够夺得北海的制海权,并且动用巡洋舰封锁英国本土。

    如果没有意大利舰队,就不会有如此有利的局面。

    此外,意大利舰队的到来,直接推动了德军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当然,麻烦也来了。

    要知道,为了争取意大利海军出动舰队,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了很多让步,还开出了很多诱人的条件。这其中,就包括让意大利军队参与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并且在战后为意大利军队划出一块占领区。

    问题就在这里。

    到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已经不想让意大利插手英国,也不需要意大利派遣的作战部队,而是企图单独占领英国。

    结果就是,在制订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时,双方出现了严重分歧。

    同盟关系,并不能掩盖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