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胡同-《帝国风云》


    第(3/3)页

    只是,解除帝国金马克与黄金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宣布破产还要严重。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纯进口国,也就是贸易逆差国,其经济的基础就是坚挺的货币。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货币变成废纸,那么就不可能从外界购买到原料,所有工厂都得停战,重建也就无从谈起。

    显然,这也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想偿还军火欠款的主要原因。

    只是,在这个问题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主动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中国的立场没有松动,那么还与不还欠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都将崩溃。

    所幸的是,中国的立场并不是不可松动。

    谈判期间,顾祝同尽职尽责,在压制德方的同时,不断的向在后方遥控的冯承乾等人提到,如果强行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偿还军火贸易的欠款,那么将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破产,而这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为此,顾祝同也提出了建议,即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抵偿部分、甚至是全部军火欠款。

    事实上,即便顾祝同不提出这样的建议,中**方与政府也会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在债务压迫下,不得不宣布破产的话,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欠条都将变成白条,到时候就算拿回欠款,也是严重贬值之后、与白纸没有多大区别的货币。

    说白了,当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死循环。

    这就是,如果中国想要收回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欠款,就得确保德意志第二帝国经济不在战争结束后崩溃,也就必须降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债务,甚至得减免掉大部分债务,而也就不可能收回欠款。

    面对这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当局也没有别的选择。

    要知道,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彻底崩溃,那么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欠款,而中国在减免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战争欠款之后,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保住了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只不过,这只是最根本的厉害关系。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必须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也就是用一切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甚至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物品、权益与利益来支付欠款。

    这也成为了接下来的谈判重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