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核试验-《帝国风云》


    第(3/3)页

    有趣的是,在最初的方案中,海军打算进行水下爆炸试验,而不是空爆。

    主要就是,在全面研究了海军现有的武器系统后,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得出一个结论,在海军的武器库中,最有望成为原子弹载具的水雷。说白了,就是把原子弹做成一枚水雷,然后在固定地点引爆。

    结果就是,海军认为进行水下爆炸试验更有价值。

    只是,这个方案在后期遭到否决,主要是水雷不是进攻性武器,而海军不可能把原子弹拿来进行防御作战。

    与前三次试验相比,第四次试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这就是,〖中〗国海军没有公布实验的详细结果。

    虽然〖中〗国海军要求了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武官前去观摩,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观摩人员都在离比基尼环礁几十公里之外的一艘大型登陆舰上,只能看到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对爆炸现场的情况一无所知。

    试验之后,〖中〗国海军只宣称,原子弹摧毁了爆炸场里的所有船只、飞机与设施。

    至于具体的试验结果,要到三十多年之后,也就是一九**年,才会随同〖中〗国海军的其他机密档案公布于世。

    事实上,这是前四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中最不成功的一次。

    虽然参与试验的舰船全部损毁,但是只有三十多艘排水量在五千吨以下的舰船沉没,所有大型战舰都只受到损伤,而没有被击沉。当时,离爆点只有不到五百米的“山西”号战列舰都没有被炸沉。更让海军失望的是,那艘坐沉的潜艇几乎是完好无损,只是在爆炸时猛烈摇晃了几分钟而已。

    显然,对舰队来说,原子弹的威力还不够大。

    当然,这并不等于海军没有收获。

    严格说来,试验所产生的任何结果,对海军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比如,通过这次试验,〖中〗国海军坚定了发展大型航母的决心,而且从此之后,〖中〗国海军的战舰就越造越大。又比如,在这次试验之后,〖中〗国海军增加了在潜艇上的投入,因为试验证明,在核战争中,潜艇的生存能力强于所有水面战舰,而且很有可能是唯一能够在核战争中幸存的战舰。再比如,海军的战术航空兵具备投掷原子弹的能力,而关键就是要把原子弹做得足够小,因此海军成为了核武器小型化工程的主要推动者,并且由此奠定了海军在核时代的地位。

    总而言之,这是前四次核试验中,最为重要的一次。

    只不过,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从此之后,比基尼环礁成为了〖中〗国海军的御用核试验场,到四十七年之后,即《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生效的那一天,〖中〗国海军总共在这里进行了一百二十七次核试验,引爆了一百五十四枚核弹头。

    这些核试验,帮助〖中〗国海军制订与完善了使用核武器的军事理论。(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