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受够了-《帝国风云》
第(2/3)页
要知道,田黛芳为了保住“共和国”号。抗争了数个月。
事实上,田黛芳的抗争,收到了更加显著的成果。
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一九六零年,“长江”号的建造工程启动,而“长江”级超级航母的设计工作只花了不到十个月。更重要的是,“长江”级不是试验性质的超级航母,总共建造了四艘,即“长江”号、“黄河”号、“珠江”号与“淮河”号,也因此成为中国海军第一种批量建造的超级航母。“长江”级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终止了航母之争,也就是建造大型航母与建造小型航母的争论,还为接下来的“秦岭”级超级航母打下了基础,确定了超级航母在海军中的地位。
此外,田黛芳还为海军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核动力舰艇。
虽然在顾祝同担任海军参谋长期间,中国海军就获得了核动力攻击潜艇,还启动了战略核潜艇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核动力巡洋舰项目也顺利展开,但是核动力舰艇大放光彩,是在田黛芳担任海军参谋长期间的事情。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华”号核动力航母了。
这艘航母在一九六一年开始设计,并且在一九六四年就动工建造。可见,正是田黛芳的全力推动,才让“中华”号从设计图纸走向了造船厂。别忘了,田黛芳在一九六三年与一九六四年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
除了“中华”号核动力航母,在田黛芳担任参谋长期间,还推动了核动力巡洋舰、核动力驱逐舰与核潜艇的建造工程。
当时,田黛芳甚至提出了“核动力舰队”的概念。
可以说,在一九六四年,田黛芳几乎把海军再次推上了巅峰。
可惜的是,就在所有海军官兵都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田黛芳所带来的短暂辉煌也宣告结束了。
这一切,正是丁明聪的功劳。
丁明聪担任国防部长首席助理之后,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海军。在第一年,除了核潜艇之外的所有核动力战舰项目全部下马。丁明聪只给出了一个理由,即核动力战舰的效益远不如常规动力战舰。
当然,丁明聪并没有说错。
即便在半个世纪之后,核动力战舰也没有取代全部常规动力战舰,而且核动力舰艇的全寿命使用成本确实高于常规动力战舰。
问题是,在当时,这绝对是海军最为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发展全核动力舰队是田黛芳最大的愿望,更是田黛芳超越顾祝同所必须达到的目的。
设想一下,如果田黛芳为中国海军打造了全核动力舰队,他的声望肯定能超过顾祝同。
可惜的是,只懂经济的丁明聪让田黛芳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虽然田黛芳没有放弃,而是据理力争,甚至以辞职相威胁,而席存瑞在其就任总统的第一年里,显然不希望看到海军参谋长辞职,但是最终也只保留下了“中华”号航母,以及全部核潜艇。
要知道,在“中华”号之后,田黛芳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建造常规动力航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