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石亨的來信后,便立即回信同意。 在孫祥看來,武陽候石亨代替不了中樞下這個決定,而此事又有陛下兜底,即便后續陛下下令,要攻擊平壤,這國書也不會對遼東文武體系產生影響。 說白了,還是誰的拳頭硬,誰說話好使,我就是在你面前,賭咒發誓,該打你的時候,還是會打你,國書有什么用,國書不就是用來撕的嗎。(參考小胡子與大胡子的故事) 當下孫祥,立即整理一些軍庫,找到明軍已經不用的武器,又籌措了一些糧食,運往了安平縣。 成化七年春,石亨代表遼東總兵官個人意愿與平壤王府簽訂國書,援助平壤糧食,武器。 而平壤也遞交國書,用永世效忠大明。 至于他們私下里面的金銀交易,在國書上并沒有絲毫體現。 當然這筆銀子,平壤分了三次運到了安平縣。 第一次,二十萬兩白銀,二千兩黃金。 第二次,四十萬兩白銀,二千兩黃金。 第三次,二十萬兩白銀,二千兩黃金。 而大明所付出的實際成本不足五萬兩銀子,但那種隱形的支持,卻是無法用金銀所衡量的。 這筆銀子在整合完成后,由石亨在兩月后運往京師。 當然這是后話。 此時的大明中樞,乾清宮中。 朱見深與于太保關于老爹,大明太上皇朱祁鎮,正式交換意見。 于謙并沒有很是阻止。 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徐有貞見到太上皇后,不能將太上皇帶回京師。 這是于謙個人在朱見深面前第一次提出這句話。 而朱見深雖然有些“煩悶”,但為了能夠得知老爹最近過的好嗎,還是同意了于謙的要求,與其達成了共識。 但于謙走后,朱見深看著站在一旁的張保,若有所思的說道:“于太保,忠臣啊。” “對,于太保是大大的忠臣。” 朱見深點了點頭。 朱見深年歲越大,大臣們就太上皇的問題上,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含蓄了。 剛剛朱見深與于謙兩人說話之時,于謙批評了太上皇在位時期的弊政,土木堡之變的失德。 就差說是昏君了。 若是換做正常十歲的孩子,聽到別人如此批評他的父親,一定會生氣的,可朱見深卻不是個正常的孩子。 雖然他臉上表現得很是悲壯,但心里面卻是樂開了花。 于謙措辭越是嚴厲,朱見深心里面便越歡愉。 “將徐有貞叫來,朕給你選一個好日子,讓他出發。”朱見深愣神說道,而后忽然想到什么:“你在宮中找幾個有眼力見的太監,長的端莊的宮女讓徐有貞一并帶上,好好伺候父皇。” “是,陛下。” 朱見深說完后,心里面想到:“老爹,兒子對你不錯,給你多送點女…過去,你在哪里,好好的享受天倫之樂,給朕多生一些兄弟,日后,朕重開海禁,讓這些兄弟們也都去南洋別國當個真正的王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