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入兵部历事-《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第(2/3)页

    比较起来,本次考试,她似乎并没有做些什么,却仍旧拿到了一个好成绩。

    其主要原因便是在于,这次的考试,叫做春闱同考。

    科举之前生出来的事,还不够多吗?

    从主考官到出题人,俱是全都动荡了一回,最后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开的科举。

    国子监所用的试题,与科举的一致。

    并且,还是在科举没有放榜的时候。

    也就是说,施元夕他们考试时,和春闱科考的时间差不多,绝不存在了舞弊的可能,且即便是试题流出,他们的整体流程也跟科考一样,是处在了一个禁闭的环境里。

    没有一丝一毫接触到外界的可能,便绝没有作弊之说。

    本次同考的阅卷,虽说也是由国子监进行,可这是科举试题。

    国子监的学正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对施元夕有所打压,却不敢在科举试题上找茬。

    等到春闱放榜,科举试题的答案必定会在整个京中传播。

    如若他们阅卷出现了异常,那是他们的错,还是科举阅卷之人的错?

    本次科举阅卷的人,可都是名望极高的重臣!

    这等情况下,施元夕清楚,不会有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刻意针对她。

    她照常考,他们照常阅卷,就算是她的成绩超乎意料的高,也必定会将此事上报到了朝堂之上,而不是私底下否决她的成绩。

    与她猜测的一般无二。

    此刻的朝堂,因为她极高的评分,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一部分人,仍旧抱有怀疑,毕竟她入国子监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却能将科举试题考至甲优。

    ……那可是甲优啊,多少人勤学苦读一辈子,都难以考到的评分。

    另外的人,则是什么情况都有,有人冷眼旁观,有人嗤之以鼻,有人震撼。

    王瑞平倒是没想到,这绕了一圈,事情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是礼部尚书,礼部统管整个大梁的科举。

    施元夕这份由国子监出具的试卷评分,究竟能否经得起考量,也需要他这位礼部尚书来判定。

    本来应该由此番春闱的主考官徐京何来判定的,但徐京何本人也是国子监内官员,为了避免惹来非议,交由王瑞平来评定是最合理的。

    朝上吵吵嚷嚷,王瑞平从卢祭酒的手里接过试卷时,不由想到了昨日之事,一时又是感慨,又是情绪复杂。

    他通过王恒之向施元夕传递了自己的意思,施元夕没有搭腔,他本以为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没表述清楚。

    如今看来,施元夕只怕已经猜到了,这份试卷最后的评定,会落在了他的身上。

    她不是不接腔,而是清楚地知道,在王瑞平给出一个合理并且公平的评定前,她不能跟王瑞平过多接触。

    她和王恒之只是寻常的国子监同窗,王恒之还和这次无数参考的国子监生是同窗,这一点上,他们无需避讳。

    可一旦跟王瑞平来往过密,那这事就变了味道。

    他们是坦然,但在有心之人的眼里,这便是牵扯不清。

    她不做任何的表现,恰恰给自己保留了这份纯粹的评定机会。

    让王瑞平可以在朝上,和所有的礼部官员一起做出公平的决断。

    施元夕的年纪,便能够想得如此全面,着实难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