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敌后-《盛唐余烬》


    第(2/3)页

    咄骨利与他同样的打扮,背上背着一把木弓,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孩坐在他的肩头,晃着小脚一摇一摇地,正是他的女儿卓玛,此时看着就像个牧羊的小儿。

    这个小女孩,不但胆子大,而且很机灵,并不需要过份地保护,带上她,更显得真实,成为刘稷最后点头的原因。

    康老四坐在马上,与他的身材相比,这种专门用于山地的马儿,显得有些滑稽,几乎直起脚就能撑到地上,他却没有刘稷那般悠闲,紧张地四下里打量,好像生怕哪里会跳出一队吐蕃人。

    这可是深入敌后了啊。

    贺菩劳城至少还有一个石家老店算是接应,这一路走了足足七、八天,全都宿在野处,见村子都不敢进,遇上城池全靠躲,眼见着越走越没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更重要的是,进到这么深,都不知道戍主,倒底是个什么打算,心里没底啊。

    很快,刘稷就回答了他的疑惑,整队人被叫到一块儿,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头说道:“过了那座山,就是吐蕃人的巴扎多城,在这一片算是大的了,里面肯定会有粟特商人,我们需要派人去打听一下。”

    “不进城么?”康老四问了一句。

    “能避则避,咱们要找的不在那里。”刘稷摇摇头:“两个消息。”

    “一是战事结果如何,吐蕃人是否已经败了,二是寻找一个去处,应该就在这附近。”

    前面的意思好理解,也是一行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除了刘稷和他的手下,无论是咄骨利还是石家伙计,都希望大唐获胜,给他们一个坚实的依靠。

    “究竟是什么样的去处?”

    “金城公主的居所,一个城堡或是镇子。”

    他的话,让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么神秘,而是他是如何知道,公主的居城会在这里的?

    要知道,那是一个去世十三年的人,这位戍主的年纪,也才二十不到。

    为什么要去那里,并不是出于猎奇,而是刘稷心里有一个疑问,或许只有亲眼看上一看,才能解得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