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韩国那边的票房成绩需要酝酿和爆发,传到国内得一段时间。 一月初,丁修回到国内,最先引爆的消息是拿下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身价暴涨的同时,各种因为奖杯带来的福利接踵而来。 办公室里,找上门的剧本把桌面都放满了。 有欧美,有日韩,有国产,各种各样的戏找上门,角色也是五花八门,有老板,有教师,有医生,有混混,有丈夫,有水电工这种底层角色。 经纪人团队挑花眼。 一边看一边叹息,痛心疾首。 因为丁修今年要拍公司的绣春刀第二部,时间有限,最多只能再接一部戏。 那么多好剧本摆在眼前,只能选一个,难度不亚于想看片的时候,面对黑丝,少妇,制服的纠结。 除了剧本,找丁修最多的还得是商演和代言。 这边就简单多,丁修把商演全部推了,代言只接大品牌,最低也是亚太地区代言,在品牌这块,做到了真正和国际接轨。 艺人的代言也分三六九等。 级别不同,代言的等级不一样。 一般三线艺人接的是某个品牌的推广大使,好点的接的是品牌挚友。 二线艺人接的不一样,有逼格多了,起步就是品牌大使,一些人气高的艺人能接到单品代言人。 像范彬彬在二线艺人的时候,甚至能接到不亚于一线艺人的品牌,比如某个品牌的系列代言人。 一线艺人作为娱乐圈的头部,对选品的要求和规格更高,有时候宁愿少赚点也要拿下大品牌的全线代言人或者中国区代言人。 丁修此前接就过不少中国区代言的品牌,后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接的都是大中华区代言。 所谓的大中华区,就是某个品牌在两岸三地的独立代言人,这基本上就是国内百分之九十九的艺人天花板了。 还想再上一步,只能走上国际。 因为再上一步是亚太地区代言人,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代言的地域很广,辐射面积不只是中国,还有周边的韩,日,泰,缅等小国。 亚太地区代言人对艺人的要求很高,必须是在亚洲地区有知名度的艺人才能担任。 放眼国内,能达到这个要求的艺人,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丁修这次要不是在釜山电影节拿了一个最佳男主角,想要亚太地区代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此前他也只是拿了一个亚太地区代言,原因是因为那个品牌方对内地市场看重,因为价格合适,凑合着给丁修的,实际上丁修离这个代言还是有丢丢距离的。 这一次拿下釜山电影节影帝,才算是名副其实。 在他回国后,一下子就接了三个亚太地区品牌代言。 赚的盆满钵满。 回来后半个月,韩国那边新世界爆了,总观看人数超过五百万,评分九点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