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节泰山祭天地-《窃唐》


    第(2/3)页

    李密首先说,这似乎是个凶兆。天指代是的天子,也就是皇帝,地则指代的百姓,承载于天。地崩说明有灾情,天昏黑,则说明帝王不了解百姓的实情。将来是要发生大的灾变。

    徐世绩说,山河分崩离析,这关键在于离,原本在一起的东西要分开。离在《易经》中属于南火,代表的数字是二、三、七。要防止初二,初三,初七,十二,十三,十七,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这九个特定的日子。

    魏征则说,极有可能上天降旨意,要陛下提前做好防备。这兴许能够避免。上天如果不出于提醒你的目的,何苦让你昏迷一段时间?既然提醒圣上,就要做好防备,兴许只是虚惊一场,并不会发生重大变故。至于这日期,根据徐世绩说的日子,我以为,这三个数字是同一天出现的,绝不会分开。比如二月初三,这里面没有七,三月也没有七十二,所以这二个日期可以排队。一个月只有三十天(古代历法只有三十天,没有三十一天),这七月三十二就可以忽略不计。最有可能发生灾变的则是三月二十七,七月二十三这两个日期。

    李栋又问:“上天降这个旨意,对孤本人是否有灾难?还请众爱卿帮朕算一算。”

    他们三个人挤在一起嘀咕了半天,魏征抬起头回说:“山河变,是上天降怒,多惩罚于为政不贤明。百姓的苦就是帝王的苦,怎能与圣上无关呢?”

    李栋听了以后,心里难免紧张。魏征所说的,和他心里想的几乎一模一样。不牵扯到自己,上天为何要自己得到这五种元素?因此梦境中暗示自己到泰山祭祀天地则非常有必要。

    李栋便问道:“那朕到泰山祭祀天地,下罪己诏,会不会把损失降到最低?”

    魏征皱了一下眉头,当即劝道:“陛下不能这样。天意从来高难问,何苦这样折腾自己和天下受苦百姓?”

    “魏太傅这话什么意思?孤上泰山祭天地正是为了祈祷上苍让百姓减轻苦难,避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何还要说折腾自己和折腾百姓?”李栋大声问道。

    魏征毫不知道害怕是何物,脖子一梗道:“试问陛下,从洛阳到泰山是多远的距离?沿途郡县要不要接待圣驾?太监,宫女,随行官员,亲兵、车马、役夫等等这些人如何接待?还不是要从老百姓口里夺粮?隋末动荡,现在天下初定,人们还没有彻底安居下来。你若去泰山祭祀天地,天地的大灾难还没有降下来,这人为造成的灾难就先降到下层劳动大众头上。这难道不是折腾百姓?”

    “从这里到泰山千里之遥,到了泰山,敬一柱香,念一段文,再返回洛阳。真的能起作用,秦国也不会仅存二世就灭亡。祭祀天地以后,陛下以为大灾已经平定,日后照样不减轻百姓的负担,赋税照样居高不下,这样陛下是在折腾谁?”

    不得不说,魏征那两片嘴皮子特别能说,而且说得还非常有理由,让李栋无话可说。是啊,上天的灾难兴许还没有降下来,人为的灾难已经形成。这祭祀泰山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李栋便问道:“依太傅的意思,如何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