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身后留芳名-《窃唐》
第(2/3)页
罗士信性格粗豪,但谁好谁坏,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当即表示,以如既往的支持新皇帝,并提出要见一见太上皇。李制寻了一个借口,没让他去,说到时候有了新情况,一定向大家宣布。
第二个赶到洛阳的是张须陀,面见李制以后,隐约觉得朝内可能发生了大事。李栋得病可能不轻,不然的话,为何四十余岁就早早传位给太子?但张须陀和罗士信一样心理,都对新君赦免了他们以往的过错而心存感激。
秦琼和李世民几乎同时赶到洛阳,面见新皇帝李制以后,他们心里当时就怀疑,李栋已经不在世上了。要不然,从新帝即位到他们赶到洛阳,这几天内从来没人见过太上皇的真面目。
至于一般大臣猜测的太子篡权,他们二人并没有产生这样不合理的想法。李制做太子二十余年,为了培养他继承大统的本领,朝内有本事的臣工几乎都传授过他。李栋为了他下了很大的功夫,绝不会把皇位再传承其他皇子。
不过他们俩人与张须陀和罗士信一样,都感激新帝赦免了他们的过错。尤其是秦琼,几乎是大唐新立就被圈禁,二十余年来,秦琼几乎习惯了不见大场面的日子。
可是他是一个盖世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心里还残存着一丝丝的盼望,希望将来能重回战场,再为大唐建新功。直到新帝登基,他才被放出圈禁,并被委以重任。
秦琼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梦想还有实现这一天。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有他在,决不允许任何人对大唐不利。
李栋对身后事的安排,都如他生前所料那样发展着,这四个人都对新君十分感激,忠心耿耿,誓死报国。
这一切事情全部稳定以后,李制才在张须陀、李世民、秦琼、魏征、徐世绩、程咬金、罗士信等一帮子权倾朝野的大臣支持下,宣布太上皇李栋龙御归天。李栋生前的妃子都升为太妃,陆柔被尊称为母后,那些皇子皇妹都被加封官爵,而崔卢绮则被立为新皇后。
这时,朝内朝外一片悲恸,皇城内几乎乱成一团糟。李栋生前留着诸多妃子,都从宫内迁出,新皇帝也要册立妃子,便给新人腾空宫殿。颜青玉遁入空门,一生为李栋祈祷,祝福他在天国能够平平安安。高琼华公主这时便有了回归高句丽的想法,和李制谈论了此事,李制当时没有答应她,说给他十年时间,一定满足她的愿望。
在魏征的主持下,大唐举行国丧,千家万户都悬挂白布,为李栋的突然离去表示哀悼。李栋的葬礼十分隆重,甚至距离大唐近一些的小国都派人亲自到朝内悼言。
魏征岂会看不出他们肚子里的曲曲肠子?想趁机打探一下新朝情况,李栋去世以后,这里是不是乱成了一锅粥。哪知他们赶到以后,发现偌大个皇城都非常平静,都陷入一片悲伤之中,似乎比原来更加团结一致了。
这时,他们对新朝的觊觎之心也只好打消,回去禀报他们的可汗,继续老老实实呆着,不要有轻举妄动的非分之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