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幕后黑手的结局(补除夕)-《大明:我大孙是状元》


    第(2/3)页

    即使是这样李景隆攻打了好几次都没有攻打下来,直到某一次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领自己的儿子和亲卫趁张掖守军不备浴血拼杀攻入城内,并且打开了城门。

    如此良机,一般将领自然不会放过,但李景隆是二般的,他觉得瞿能能攻破这扇门,自己也能攻破,于是竟命令瞿能退出城外。

    结果朱高炽在事后不但对张掖门加强了防守,还利用寒冷的天气用冰块在张掖门那里铸成了一堵坚固无比的冰墙。

    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此后非但没有打下北平城,反而被回援的朱棣彻底击败。

    若是那会儿将北平城一举攻破,将朱棣的家人一锅端,那靖难之役的走势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只是在那会儿没有假设。

    但如今却有了。

    朱标明年一旦因风寒病死,跟历史上一样朱允炆就会顺势继位,在众位“有见识”的文官引导下,削藩也会势在必行。

    那时李景隆早已化为一捧沙土,自然不会成为主帅。

    谁成为主帅就成了变数,而这变数就会直接导致靖难之役的成败。

    说实话,在朱阳的内心里一百个朱允炆都抵不过一个朱棣。

    要知道,从胡惟庸案开始到蓝玉案,朱元璋几乎将所有能打的将领都弄死了。

    可是这时的大明的边境却并非不需要强有力的将领来驻守。

    北方元朝余孽依旧强大,南边安南总是乱蹦,沿海还有倭寇横行。

    在这种境地,朱棣能选择亲自率军北征,但朱允炆行么?

    答案肯定是不行!

    万一朱棣没有打赢靖难之役,那些能打的藩王又被一一剪除。

    安稳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能将大明带向何方?朱阳有点不敢想。

    毕竟朱允炆这货是能在双方交战时命令前方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脑残,即使是他将土木堡之变提前,朱阳也不会惊讶。

    可是这不是朱阳想要的。

    虽然朱阳穿越过来之初就想好去美洲发展,但大明这块土地毕竟是他的根,他无时不刻不希望大明能好好的,一直强盛下去,或者在亡国之前把女真汉化,或者更干脆一点将女真给灭了。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要是朱允炆真吃了狗屎运打赢了永乐大帝,那我就率领我的海外军团提前将朱允炆的大明给提前终结!”朱阳躺在躺椅上,看着有些刺眼的阳光,暗自决定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