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论天下局势)-《红楼:御用武状元》


    第(3/3)页

    兵圣孙武先生饱含经书,创下流传博古的《孙子兵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卫国吴起将军,通晓兵、法、儒诸家思想,一生未尝败绩,所著《吴起兵法》更是引众多后世人参益——由此可见读书之重。”

    贾政捻着胡须点头道:“嗯,雨村言之有理。”

    史毅不禁暗笑:“说了半天,就是为了想验证你最后一句话?”

    他只是不想读这些四书五经,可没说不看兵书?

    史毅不想跟他扯淡,转笑道:“听雨村兄所言,倒是对兵法筹谋都有所了解?”

    贾政捻须不语。

    贾雨村自信含笑:“略有小成!”

    史毅眉头一挑,笑道:“那敢问雨村兄,如今漠北诸部蠢蠢欲动,大有势力一方收合之际,对此又有何看法?”

    贾政面露不虞,正待出言训诉。

    贾雨村却淡笑道:“北虏正遭受天灾,粮资紧缺,诸部趁机互弑抢夺,实属正常,不足为虑。

    他们本就四处松散,短时间内想要拧聚成一股绳南侵我天朝上国,根本不可能。

    依我看,朝廷应趁此以开放互市为诱饵,公告最强盛一方胜者可与我天朝通贸,以此来加快他们自相残杀步伐。

    届时朝廷大军可顺势征伐推进,将剩余残势一举歼灭,此后漠北万里之云,届是我天朝国土。”这番话满是意气风发,语气激昂。

    贾政捻须赞叹:“不战而屈人之兵,先为不可胜,待敌胜之,妙哉。”

    史毅笑哼道:“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据我所知,那准噶尔部新任首领,噶尔丹是个有勇有谋的,也是漠北诸部最强盛的一支。

    草原向来强者为尊,若是真靠互市为饵,诡诈使东,就想轻易计耍欺骗他们,恐是太过简单。

    如若不成,定会更加怨恨朝廷,为祸愈烈——那噶尔丹再以此为由,趁机说服其他诸部,短时间便可聚集一只南侵强军,剑指祸患我天朝边陲,届时最先受苦受难的依旧是百姓。”

    贾政面露不悦,冷哼道:“不过纸上谈兵,雨村之策句理务实,若依你说,那又该如何?”

    史毅笑道:“很简单,其一扶弱持强,平衡草原诸部势力,不容出现独一支强权,谁先露头就打谁!其二.....”

    一语未完,就被贾政打断:“胡闹!打仗岂非是儿戏。”

    贾雨村也反驳道:“我大顺朝今岁各地灾祸频频,荆楚洪涝、齐鲁大旱、汉中蝗灾,不提盗贼苍乱。

    若是此时集大军出塞征伐,必定会耗费大量国力粮资,赢了还好,败了可就威荡国之根基,引生大患。”

    贾政皱眉训诉史毅:“这才是深谋远虑之论——领兵打仗,岂是儿戏,筹谋划策也并非坐而论道。

    叫你多读书,却只知偷奸耍滑,不务正业,你待会就留在这里好好念书。”

    史毅无奈一笑,不予辩解,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这贾政要说他严正负责吧,对别人嘱托的事倒是很上心,可偏偏对自己亲儿子却散漫随意。

    史毅遂又冥思苦想,该怎样劝服这个迂腐古板的人,他不可想真在这里读那些没用的经书,浪费时间。

    却道,这时门外有婆子进来传话,说是忠靖侯爷来了,车驾正在大门外,让史毅赶紧过去。

    贾政有些惊讶,待又追问,才知是宫里召见。

    忙赶紧催促史毅赶快出去,莫要迟误了圣命。

    史毅马不停蹄的往外赶,心里却是涛涛激荡。

    皇帝召见便宜老爹史鼎很正常,可怎么也连带着他呢?

    越想越疑惑,不多时便走到荣国府大门外。

    门前驾停着一辆四角青缘马车。

    “还不快上来!”

    车内传出一道急喝,史毅撇了撇嘴,踩着马扎弯身掀帘进了车内。

    刚坐稳,赶车的小厮便拉了一把缰绳,马车匆匆朝皇宫驶去。

    史毅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中年男人,笑问:“老爷子,陛下为何连我也一并召见啊?”

    史鼎身穿九蟒四爪侯爵服,摇了摇头沉吟道:“待会进宫,不要乱看,不要乱说,不要乱问。”

    三连不要,史毅楞楞的直点着头。

      


    第(3/3)页